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首页

教育教学


【本网讯】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前沿需求,培养适应智慧时代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近日,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24级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带领下,先后走进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业认知实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课程改革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重要举措。

走进智慧物流中枢,感知AI赋能的产业脉动

在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同学们先参观了数智科技中心展厅,企业专家详细介绍了从货物接收、智能分拣到高效仓储、航班配载的全流程智能化系统,重点展示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及AI算法在提升物流效率、保障航空安全方面的创新应用。当看到自动化分拣线上包裹精准流转,大数据屏幕实时更新全球货物动态时,同学们深刻体会到“AI+”如何重塑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也对课堂所学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系统集成等知识在解决大规模复杂物流问题中的价值有了直观认识。

接着,同学们前往中心二楼继续交流。中心总经理彭璇先全面介绍部门的整体架构、发展情况,并重点分享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然后周文珺经理聚焦项目的落地实践,从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呈现了一个项目是如何科学落地的,周经理的分享通过具体案例的拆解,让同学们看到了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挑战如何被克服,价值如何被创造的全过程。接着中心研发主管杨承恩、运维主管林健智、数据挖掘专家陈乐纯分别从技术赋能业务的角度为同学们分享了技术创新上的感想和体会。

最后,同学们就企业分享的内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等方面与企业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互动,同学们对于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在技术、项目、运维、数据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产业前沿、洞察技术落地等方面也有了参考方向。

探秘科技前沿阵地,解码AI驱动的创新实践

下午,师生一行抵达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云蝶科技以教育数字化为起点,逐步构建覆盖多产业的AI赋能体系,依托核心技术积累与产学研深度协同,成为华南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技术负责人分享了公司在云蝶智脑、智慧纸笔课堂、AI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近距离接触了“云蝶教研辅助大模型”、“智能运动监测”系统演示。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对软件工程如何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生动诠释,让书本上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同学们围绕技术细节、应用挑战与职业发展路径,与企业工程师展开了热烈讨论。

深化协同育人,构建面向未来的“AI+”人才培养体系

本次专业认知实习实践活动是学院积极构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生态链的关键一环。学院始终将产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南针”,将企业真实场景转化为育人的“大课堂”。

学院紧扣产业需求优化课程,持续将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知识与技术融入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强化“校外课堂”实践环节,将专业导引、项目实训、实习实践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深化校企协同长效机制,与包括粤嵌、小米在内的优质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联合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师资共享,共同培育面向未来的“AI+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

此次活动不仅为卓越工程师班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产业前沿视野和沉浸式学习体验,也充分彰显了工学院在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课程建设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学院将继续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探索“AI+”时代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稿件来源:工学院

图/文:宋钰

初审:卢鹏

复审:陈超烊

终审:胡垂立

上一篇:深化创新 赋能成长: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开启翼学课程新篇章

下一篇:工学院23级软件工程实验班实训项目圆满收官----AI赋能软件开发,实战检验教学成果

关闭

广州工商学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