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4月8日,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副院长胡垂立教授率领学院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负责人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开展专题调研。此次交流活动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产教融合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
调研团队受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单纯、副院长林沛及相关专业教师的热情接待。调研团队先后参观了智能机器人视觉实验室、虚拟现实实训工场、数字家庭实训工场及产学研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教师们详细询问了设备配置、课程衔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

在座谈会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林沛和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双方就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当前招生形势和学生报考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分享了各自的应对策略。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申报方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专业负责人高沛涛老师详细介绍了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和实践,为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的申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双方还就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胡垂立副院长表示,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正处于专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借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产教融合体系等方面的成熟做法。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重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双方围绕“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展开专题研讨。广技师电子与信息学院分享了其“以赛促教”的典型案例:成功举办了2025年智能家电实训中心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大赛,将真实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在产教融合环节,广技师介绍了“实验班”经验,包括企业导师驻校授课、联合培养学生等具体举措。广州工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卢鹏认为:“这种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值得引入我院正在预申报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促进了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胡垂立副院长表示,学院将认真总结此次调研的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会议结束,双方领导和教师代表合影留念,广州工商学院工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稿件来源:工学院
文字\图片:焦花花\王斌
初审:刘伟慈
复审:陈超烊
终审:胡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