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中心 > 心理知识 > 正文

防疫“心”知识丨为啥知道疫情信息越多,我反而越是恐慌、焦虑?

发布日期:【2020-02-2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微博、微信群、朋友圈刷屏着各种角度的文章和谣言。就连我们每天与亲友谈论的话题也大多与疫情相关。本想通过获得疫情消息来平复心情,反而被这些消息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本期《防疫“心”知识》,小编想和大家聊聊:为啥知道疫情信息越多,我反而越是恐慌、焦虑?

“焦虑地持续刷微博,从不恐慌刷到恐慌”

“看久了会呼吸不畅、胸闷、胃疼、想流泪”

“看多了很累,但是又忍不住要去了解,周围也常听到家人对疫情的讨论”

“最近晚上睡不着,躺着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

……

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困扰?

1

在持续的疫情中,如果感到你和周围的人都表现得焦虑而恐慌,甚至有些人感受到头晕,恶心等等生理上的不适。这很可能意味着大家出现了心理学中的“压力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这是一种荷尔蒙导致的情绪反应,当你身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SARS疫情、地震、新型肺炎疫情等),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身心反应: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

2

长时间的疫情压力,让我们对自己或周围事情的各种变化变得更加敏锐,这时候可能会出现往坏处解读各种信息、夸大严重后果和低估自己应对能力的倾向。在这种思维倾向下,我们容易出现一种认知偏差,叫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说的是人们喜欢接受验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不是挑战自己观点的信息。回想一下上一次你听到和你相反的观点时候的感受?我们可能会去忽视,回避,否认,怀疑等等,总之很难很快接纳。同样的,如果我们觉得疫情很可怕,就会更加关注死亡病例等等消极的信息,而不怎么会去关注积极的信息。这也会导致,尽管我们接收的疫情信息有好有坏,我们却更容易记住消极的信息,进而强化我们的负面情绪

3

除此之外,让我们恐慌、焦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单一。因为疫情是热点,所以周围所有信息都是和疫情相关的,好像看看别的或者发发其他主题的朋友圈都会格格不入。再加上因为鼓励大家少出门,活动减少,就只能通过手机获取信息。

如何缓解心理负担?

现在你了解这些,是不是应该考虑放下手机去做点别的事情?借着这个机会,画画,看书,弹琴,听音乐,写毛笔字,织毛衣,下棋,打牌桌游,做家务等等,都能够帮助我们关注于当下,获得掌控感,减少焦虑和恐慌。

最后

向奋斗在一线的医疗人员以及劳动工作者致敬!

愿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参考资料:

1.蔡伊童.《恐慌为什么会传染》.北京大学心理中心

2.《肺炎阴影下,你是否已陷入过度恐慌和焦虑?》简单心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文:白璐 蓝浩文

配图:冯永成

排版:冯永成

初审:杨颖琦

复审:白璐

终审:骆思贤

上一条:家长“心”学堂丨5分钟学会怎样和孩子有效沟通


下一条:防疫心理调适--教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