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拔尖应用型实验班“产业导向、田野育人”培养方案,在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业导师张琪老师、朋辈导师何芷晴同学带领下,24食品超越班B1班一行赴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西安村,围绕“火龙果产业全链条升级”主题,开展为期两周的深度田野考察与社会服务。项目受到团云浮市委、云安区人民政府及驻镇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支持。

图1出发前任务布置
一、顶层设计:把课堂搬到镇安
行前,张琪老师以《食品产业链创新与乡村振兴》为题,为全队开设“前置工作坊”,搭建“原料—加工—流通—品牌—消费”五维框架,并明确三项实践任务:
1、完成《火龙果加工技术观察笔记》
2、输出《火龙果相关商品开发技术路线图》;
3、打造IP及系列文创。
二、田野深描:用脚步丈量产业痛点
团队以“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为方法,系统走访农户、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梳理出生产端“品种单一、采后损耗高、冷链缺口大”与加工端“热风烘干能耗高、霸王花附加值开发不足”等关键瓶颈,并同步完成数据整理与初步分析,为后续技术干预提供量化依据。

图2与镇安镇委员会邓志军委员座谈

图3赴企业调研
三、深探加工:锁定产业关键节点
在盈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厂,队员们沿着“精选—剥皮—切片—烘干—封装”完整工序进行沉浸式记录:毫米级切片、42 ℃恒温烘干、三轮分拣低温慢烘,确保糖酸比与花苷保存率;企业依托“加工促销售、销售带农户”模式,已辐射带动周边600余户增收。所有关键参数实时汇入《火龙果加工技术观察笔记》,为课堂案例建设夯实数据底座。

图4学生深入企业实践

图5部分产品制作流程展示
四、以艺赋能:激活乡土文化基因
团队应云浮市盈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汉英女士邀请,以企业外墙为载体,创作墙绘,将火龙果采摘、花晾晒、成品封装等八道工序艺术化呈现;同期,专属IP“盈小果”定稿,配套表情包、马克杯、帆布袋等文创也将

陆续上线,助力农产品向“潮品”跃升,实现乡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图6 IP设计
五、协同振兴:构建“政企校农”共同体
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驻镇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实践队面对面,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路径:
•建设冷库破解储存难题;
•硬化园区道路打通物流堵点;
•引进热泵烘干设备提升附加值;
•借力电商直播与环大湾区骑行赛拓展销路;
•设立公益基金资助本地优秀学子。

图7综合办主任莫秀松同志与综合办副主任、驻河东村第一书记杨华丽同志分享扎根镇安实践经验
政府诚邀师生以创意设计包装、策划文旅路线,激活人才驿站,吸引更多青年返乡。至此,“政府+企业+学校+农户”同频共振的振兴图景全面显现。
六、启动仪式:青春接旗担使命
团云浮市委举办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云浮市第二届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季启动仪式上,24食品超越B1班作为来云高校突击队代表接旗。适逢云浮筹备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青春力量与城市发展的交汇,为本次实践赋予更深远的时代意义。

图8作为来云代表受邀参加启动仪式
从“舌尖”到“田间”,从“实验室”到“产业链”,广州工商学院师生正以实际行动回答“强国建设、青年何为”的时代命题。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政—企—校—农”协同机制,让更多“镇安故事”在岭南大地落地生根,为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广工商智慧与青年力量。
(图:卢采莹、袁易、朱鹏辉 文:张琪、何芷晴 审核:钱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