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部署要求,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应用,工学院于2025年4月16日下午在三水校区一实C201室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专题培训。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推动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活动特邀广东工业大学教育技术应用领域专家李胜彬老师担任主讲,工学院共计47名教师参与。

李胜彬老师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实践应用”为主题,系统展开培训内容。她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运行逻辑,结合实例阐释自然语言处理中“Token”的定义与技术价值,帮助教师理解AI生成文本、图像等内容的基础原理。随后,她围绕科研与教学两大场景,分析大模型在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资源开发、科研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思路,强调“技术工具与教学需求结合”的重要性。针对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李老师重点解析了提示词的设计原则,通过演示“模糊指令”与“过度指令”等提示词的生成效果,总结提示词编写的关键要点与典型误区,为教师提供实用指导。

实践环节是本次培训的核心。在李胜彬老师的指导下,参训教师依次完成五项实操任务:利用AI工具快速生成数字人教学视频,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动态可视化内容;通过智能平台辅助生成教学PPT,优化课件结构与视觉呈现;运用AI批改工具辅助教师作业评阅;利用AI工具迅速检索科研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学习调用API接口搭建个人知识库,并结合RAG增强检索技术提升本地化教学资源的智能管理效率。参训教师通过分组演练、现场操作与互动答疑,逐步掌握工具使用方法,切实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

本次培训紧扣“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主题,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演示、动手实践”的完整链路,帮助教师初步构建AI技术应用能力。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贴近教学实际需求,尤其是通过RAG等相关AI工具搭建知识库的学习,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他们表示,将积极尝试将AI工具融入备课、授课及评价环节,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稿件来源:工学院
撰稿:刘杜奎
图片:刘杜奎
初审:陈超烊
复核:胡垂立
终审:张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