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德学教育 > 院系风采 > 正文

【计算机系】向困难say no,向毅力say hello

——计算机系“进社会,感恩行”社区服务系列活动五

发布日期:【2015-11-25】

(本网讯)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贯彻 “五进”之“进社会”精神,进一步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计算机系学工组与三水区弘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组织计算机系家庭经济困难生开展 “进社会,感恩行”社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2015年11月21日上午九点,计算机系组织学生前往大岗村先觉村活动中心,与弘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向困难SAY NO儿童抗逆力成长小组”主题活动。

在亲子管教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次活动针对如今孩子比较自我,在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情时容易发脾气,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一些事情也不敢尝试,逃避跟不熟悉的人沟通等反映出来的孩子存在抗逆力较低的问题,开展儿童挫折应对小组,有针对性的进行挫折应对能力的培养。

活动分为“认识朋友仔”、“爱的鼓励”、“优点大轰炸”、“面对困难,我可以”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别具匠心地设计了活动内容,穿插了抛玩偶游戏、“传递呼啦圈”、“人体包剪锤”等互动游戏。通过破冰环节打破组员之间的陌生感,孩子们自由组合成“苹果队”和“小虎队”;通过“爱的鼓励掌声”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在优点大轰炸环节,设置了4个非常任务,包括理顺纸条、找陌生人签名、找不同之处、挤爆气球,培养组员的耐心、细心、观察力、思考力、积极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等,任务完成后进行分享讨论。在“面对困难,我可以”环节,引导孩子们在图片中找不同、在心愿卡上写下小心愿。活动最后,孩子们进行了活动分享,负责人总结了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及程序。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从6岁到12岁不等,但表现都很积极,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在志愿者们的鼓励和带动下,增强了自信,开心地参与活动。

(“人体包剪锤”)

(“传递呼啦圈”)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组织部分有需要的儿童在团体中不断接受挑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友好互动,另一方面提高儿童对困难问题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儿童面对挫折和危机的能力。在活动中,志愿者们担任指导老师和游戏裁判,通过讲解、演示、协助以及言语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按照规则参与活动,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并发放奖品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收集问卷反馈调查。通过志愿者们的认真协助,孩子们都快乐地参与其中,在旁边观战的家长也乐得合不拢嘴。

在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自身加强了对亲子教育的认识和增强挫折耐受力的认识,也用热心、爱心、耐心感化着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

(活动大合照)

通讯员:李雅娟 沙海银

上一条:【计算机系】雄鹰展翅,意在高飞


下一条:掀运动风貌 展经贸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