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教学活动】《统计学》公开示范课:数智化赋能统计思维新探索

作者: 时间:2025-05-08

【本网讯】近日,管理学院公开示范课于5月8日举行,数据与决策管理课程教研室《统计学》课程团队廖艳老师为师生呈现了一场数智化教学的精彩盛宴。

课程开始,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体系,教师巧妙回顾上节课集中趋势的度量内容,深入剖析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为新课筑牢基础。随后,课程引入环节创意十足,一段由AI制作的古今线上连线视频精彩亮相,以“中国最早的商情调查如何实现”这一趣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与古人刘晏的跨时空交流中,领悟到古代和现代统计思想的共通之处,认识到统计学“为民谋利”的本质以及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性。

课堂上,数智化教学手段贯穿始终。讲授离散程度的度量时,廖老师运用知识图谱精准回顾学情,针对全距和四分位距的使用区别,创新安排学生录视频讨论和辩论。同学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通过录视频的方式清晰阐述观点,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氛围迅速升温。

课程重点内容的讲解同样亮点纷呈。在阐述方差和标准差时,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课后自主收集数据,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均衡分析”为题,深入分析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并形成报告。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同学借助学习通进行线上点评,教师则进行专业现场点评。综合多方点评结果,AI助学给出客观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抛出“经济发展是追求速度还是质量”的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和统计知识运用能力,AI工具使用能力。

针对标准分数这一重点,廖老师选择以离群点概念,配合动态图形演示,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标准分数的使用场景和方法,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课程接近尾声时,廖老师进行全面小结,助力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学习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的高阶性得到了充分彰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统计学知识,研究城乡收入差异化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减小城乡收入差异化的有效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统计学》公开示范课是数据与决策管理组数智化课程建设的有力展示。课程广泛运用知识图谱精准回顾学情,AI学伴全程辅助教学,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从课前的趣味引入,到课中的小组协作、辩论探讨、数据分析,再到课后的综合评价与延伸思考,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数智化元素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课程团队将持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规律的深度融合,通过动态标签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和产教协同创新,为破解因材施教难题提供可复制的教学范式,助力培养具有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统计人才。


稿件来源:工商管理教研室

撰稿人:赵 鹏

摄 影:廖 艳、赖玲年

初 审:邬小霞

复 审:韩剑义

终 审:梁春树

广州工商学院 2003-2021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8461号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开发区 邮编:528138    
院长、书记邮箱:qpliang@gzgs.edu.cn

联系方式:0757-883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