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9月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根据广州工商学院《关于教育思想与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切实打造高阶、优质的本科课程体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管理与行为科学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课程组组长卢丽丝副教授的带领下,围绕“聚焦‘金课’建设,全力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主题顺利开展了本学期首次课程研讨会议。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为课程质量提升献智献策,会议氛围热烈且富有成效。

首先,研讨会主持人卢丽丝副教授以《战略管理》课程为例,明确指出“金课”建设需凸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大核心特质。她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一是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决策与跨学科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建构知识”;二是全面推行“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向学生推送行业前沿视频与预习资料,课中聚焦企业战略实际困境组织深度研讨,课后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跟踪学习反馈,形成完整的“预习 — 研讨 — 反馈”学习闭环;三是引入动态多元评价体系,将团队协作表现、创新方案质量纳入考核范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与创新潜力。
随后,课程组教师围绕不同课程的“金课”建设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许多教师从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的角度分享了教学探索心得。邓万里博士结合《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强调,应以“金课”标准驱动课堂革命。他提出,需用真实企业经营痛点重构课程知识链,以鲜活案例场景替代传统经验说教,通过师生共创方案、校企共同评价的沉浸式路演形式,打通课堂教学与职场实践的壁垒,助力学生实现从“听懂理论定义”到“解决真实商业问题”的高阶能力跃迁。刘荟敏老师以《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课程为例,提出“以真实科研项目驱动教学”的思路。杨桔闲老师则以《市场调查实训》为例,强调通过引入真实企业项目,让学生自主完成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与策略报告撰写,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邹霞老师,针对《商务谈判实训》课程建设提出建议,认为打造“金课”的核心在于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壁垒,构建“场景真实化、能力模块化、评价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推动学生从“掌握谈判知识”转向“具备实战谈判能力”。

会议中,教师们还就数字技术赋能“金课”建设展开讨论。胡能老师提出,需构建“备学情、备目标、备互动”三维备课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在夯实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深挖知识逻辑脉络与现实应用关联,融入行业最新案例与教师科研成果;推行“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模式,善用智慧教学工具,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的根本转变。杨贝琪老师重点介绍了学习通AI工具的应用价值,她指出,这些工具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落实“金课”建设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张莹老师建议通过课前用智能助教推送案例资料、课中开展互动式教学、课后推送个性化练习等全流程设计,助力学生兼顾理论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
此外,多位教师还从理念革新与保障机制层面提出了新见解。林睿堃老师认为,新时代“金课”建设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主动关注时事热点、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不断反思教学观念、学习新兴教学技术、参与社会实践。吕芳华教授指出,课程内容需融入学术前沿与交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评价体系需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加强学习反馈与指导;课程思政要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刘兴垦博士提出,“金课”建设需突出师生互动与特色打造,具体可通过建立平等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如提出案例建议、评价教学效果等)、教师以引导者与合作者身份陪伴学习等方式,形成“教学相长”氛围,彰显课程独特优势。马思思博士以《企业策划与实务》为切入点,提出“真题真做——商战赋能— 思维破局”的核心理念,目标是打造“扎根商业实践、锤炼策划能力、孵化创新方案”的五星级“金课”。
此次研讨会议内容充实、成果丰硕,不仅为课程组的“金课”建设明确了具体路径,更推动教师们深化了对课堂教学革命的认知,为后续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课程组将结合本次研讨成果,进一步细化“金课”建设方案,切实把研讨共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稿件来源:工商管理教研室
撰稿人:邹 霞
摄 影:刘兴垦
初 审:卢丽丝
复 审:单丽薇
终 审:梁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