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7月8日清晨,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羊珏瑜博士和安然博士带领24级工商管理B2班全体学生,前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天的认知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是管理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现状、饲料行业运营模式及未来趋势,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共筑实践平台
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羊珏瑜博士强调:"认知实习是同学们接触行业、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通威股份作为国内饲料行业龙头企业,其发展历程和管理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安然博士则对实习纪律和安全事项作了详细说明。同学们带着问题与期待,踏上了这次认知之旅。
上午9时许,师生一行抵达位于佛山市的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总部。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黄经理热情接待了师生团队,并在企业展厅进行了简短欢迎仪式。黄经理表示:"通威始终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现代农业企业的创新发展。"
探秘智能工厂感受科技力量
在黄经理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占地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内,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原料仓储区,数万吨玉米、豆粕等原料通过智能化输送系统进入生产环节;质检中心,近红外检测仪正在快速分析原料营养成分;粉碎车间,德国进口的双轴粉碎机将原料粉碎至0.5mm以下的精细粒度。
"这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技术部王工程师指着中控室的大屏幕介绍道,"从原料配比到成品包装,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监控。"同学们纷纷驻足观察,不时记录拍照。工商管理B2班的李同学感叹:"课本上学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膨化制粒车间,高达120℃的膨化工艺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高温处理不仅能灭菌,还能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生产部张主任解释道。看着金黄色的饲料颗粒从生产线末端鱼贯而出,同学们对现代饲料生产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行业趋势解读职业规划启迪
上午9:30,在公司会议中心举行的专题讲座将实习活动推向高潮。黄经理以"饲料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数据详实的报告。
"中国饲料工业已连续多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黄经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正在重塑饲料产业格局。"他特别提到,通威自主研发的"渔光一体"创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人才发展方面,黄经理重点介绍了公司的"双通道"晋升体系和"青苗计划"。"我们为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都提供了完善的成长路径。"他鼓励同学们:"现代农业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互动交流热烈前辈经验分享
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通威公司的多位业务骨干,包括来自广州工商学院的往届毕业生,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公司ERP系统的上线,使订单处理效率提升了40%。"信息部陈主管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市场营销部的林学姐则讲述了开拓养殖户市场的生动案例:"我们要用专业知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才是销售的核心价值。"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涵盖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要求等多个方面。"作为管理专业学生,我们需要补充哪些技术知识?""公司对新员工的培训体系是怎样的?"面对这些问题,企业代表们都给予了详细解答。

实习总结提升展望未来发展
在最后的总结会上,羊珏瑜博士指出:"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座和互动交流三个环节,同学们对饲料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认知的提升,对今后的专业学习将产生积极影响。"
安然博士则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评价:"这次活动很好地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说明观察得很仔细,思考得很深入。"
据悉,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通威饲料等优质企业的合作,未来将在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多探索,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此次认知实习活动是广州工商学院推进"新商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商科+产业"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学院院长表示:"我们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行业前沿,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黄经理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工商学院的学生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学习热情。我们期待与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这次认知实习不仅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职业理想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这段经历将继续激励他们不断探索、成长。
稿件来源:工商管理教研室
撰稿人:安然
摄影:羊珏瑜
初审:羊珏瑜
复审:刘杰宏
终审:邹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