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深耕备课研教法,聚力教研提质效

——纲要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16 】

为凝聚教学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11月14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三水校区院部楼424会议室召开第四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江振刚老师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江振刚主任主持召开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会议第一项议程是工作总结与部署。首先,江振刚主任结合校级督导听课反馈,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准备到位、教学设计合理、教姿教态良好等优点,同时进一步指出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要持续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强化课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其次,江振刚主任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文件》重点内容进行解读,指出要从“规范集体备课,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以致用,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听课机制,持续反馈改进”“准确上报数据,有效数字赋能”四个角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刘心悦老师进行第七章分享

会议第二项内容是教学经验分享。刘心悦老师聚焦第七章“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针对工科与文科背景学生的学情差异,提出“重基础、理脉络”的教学思路,通过时间轴与因果链梳理历史逻辑,既为基础薄弱的工科学生夯实概念、串联史实,也通过深入理论阐释加强文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助力其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与复杂性。

朱声敏教授进行第八章分享

朱声敏教授围绕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强调教学需聚焦历史必然性与辩证性,向学生讲清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建设进程中的成就与曲折。

卜春波老师进行第九章分享

卜春波老师针对第九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分享了“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的多元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明晰改革开放的背景、历程与成就,理解中国人民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臧义金老师进行第十章分享

臧义金老师围绕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教学需突出新时代的基本内涵,解读好党和国家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阐释清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党的最新会议精神,增强学生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与决心。

王麒副教授进行点评

会议最后一项内容,由王麒副教授对本次分享进行点评。他认为四位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精准、案例选择新颖鲜活,充分体现了课程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同时他建议,要妥善处理课程内容丰富与学时紧张的矛盾,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时间分配,确保教学重点突出、节奏合理。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教学重难点,交流借鉴了教学经验,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接下来,教研室将持续深化集体备课成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推进“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于晶晶、江振刚、刘羽 摄影:于晶晶)

上一条:教研聚合力 备课赋新能

下一条:集体备课凝智慧 规范教学砺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