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教研聚合力 备课赋新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17 】

为推进学校“德学·五进”教育理念走深走实,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教研室于2025年11月14日在线上组织召开了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助理李燕老师主持,围绕课程重点章节的教学设计与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展开深入交流,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李燕老师主持集体备课会

会议伊始,郝建丽主任对第八章“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剖析。她从逻辑框架梳理与课堂教学构建两个维度展开,系统厘清了本章“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的讲授脉络,并结合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丰富案例,生动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充实的教学素材与深刻的理论启发。

郝建丽主任进行教学分享

朱青山副教授围绕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进行分享。他梳理了理论体系的演进脉络,提出多项具体教学建议: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视角解读百年变局,运用“党代会歌诀”串联课程逻辑线索。此外,他还就如何将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思路,助力教师深刻理解理论体系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特点。

朱青山副教授进行教学分享

刘羽老师在第六章“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分享中,以伟人风采为导入,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线,系统梳理了理论框架。她结合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图景、“雇工七上八下”等历史案例,生动解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核心内容,深刻阐释了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刘羽老师进行教学分享

蒋慧娟老师对第七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细致解析。她以问题链为引导,系统讲解了三个代表核心观点,深入剖析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阐释了其如何共同构成党的执政理念基础。此外,她还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深化学生对该重要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蒋慧娟老师进行教学分享

在近期工作部署环节,熊玉琴主任首先对听评课制度及教学问题清单的规范制作提出明确要求,并针对即将开展的考核归档材料专项检查,提醒全体教师加快完善相关教学资料。此外,她还指出,在接下来的学院教学基本功比赛、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专题培训等多项工作中,教研室将全力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课程质量提升提供系统支持。

本次集体备课会既是教学经验的深度交流,也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一次精准把脉,与会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路,凝聚了教研合力。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教研室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杨维、熊玉琴、刘羽 摄影:杨维)

上一条:群贤毕至求精进,教学研讨通有无

下一条:深耕备课研教法,聚力教研提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