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群贤毕至求精进,教学研讨通有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17 】

2025年11月15日,广东省2025年高等学校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备课会由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通过对最新形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以及高校教学方式的深入交流,旨在推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和课程育人实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派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主任刘于亮老师和课程助理郭玺老师参加会议。

形策教研室教师代表在备课会现场

会议共有四个专题报告,内容紧扣时代大势与教学实践需求,具有较强的政策前瞻性与教学针对性。

第一项议程,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国胜教授作主题报告《续写中国奇迹新篇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胡教授对“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时代背景、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及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解读,强调课程教学需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线。胡教授的讲解既有宏大叙事,又联系当代世界格局变化,对参会教师深入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课堂教学理论深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第二项议程,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蒋积伟教授主讲《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辅导》。蒋教授从“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堂重点”“注意事项”等角度,对本学期形策课教学要求进行了清晰梳理。他强调教师在课堂中应对各类时政资讯进行“有效串联”,避免对单个主题作过度延伸,以保持课程的整体性与时代性。随后,他对当前教学重点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抗日战争史、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城乡融合发展、经济形势分析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为教师开展授课提供了明确方向。

第三项议程,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耿化敏教授作专题报告《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耿教授以严谨史实为基础,强调必须正确把握“十四年抗战”史观。他从抗战时期的主要兵力构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阶段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充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贡献,使参会教师进一步理解党在抗战史叙事中的关键定位,也为教师在课程中讲好抗战历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四项议程,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教授主讲《当前国际形势分析》。牛教授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背景,系统梳理了包括俄乌冲突、巴以局势以及南海地区动向等全球热点问题,深入阐释了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与对外政策。报告内容逻辑严密、案例鲜活、解读深刻,为高校教师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提升课程讲授的国际视野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程紧凑、内容充实,系统梳理了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难点和实施路径,与会教师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理论素养。未来,教研室将继续推动经验转化与教学创新,不断提升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郭玺、刘于亮、刘羽 摄影:刘于亮)

上一条:【党建品牌】英雄访谈录 | 第一期:长津湖战役的通讯兵——江广湧

下一条:教研聚合力 备课赋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