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点拨迷津拓思路 交流互鉴提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召开本学期 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0-19 】

为践行学校“德学·五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育人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于10月17日组织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刘于亮老师主持,本学期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体授课教师参会。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召开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曾诗健副教授就专题二“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进行了系统性的教学指导与经验分享。她围绕“铭记历史”“意义彰显”“精神铸就”“未来愿景”四个主题构建了清晰的教学框架,引导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准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她通过巧妙融入时政热点、运用真实数据进行有力论证,穿插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资源,构建起了既有历史厚重感又贴近学生认知特点的课堂教学,有效深化了学生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认同。此外,曾诗健副教授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她指出,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精当取舍,通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辅以生动的案例支撑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使课堂教学层次更分明、内容更立体、启发性更强。

曾诗健副教授做教学分享

随后,刘于亮主任就本学期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高度重视“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务必提前备齐各类教学资料,严格把控教学环节与内容质量,确保教学规范有序。第二,要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必须坚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和价值导向,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第三,要以听课为契机,促进教学相长,认真对待听课专家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切实进行反思与整改。同时,刘主任特别指出,要着力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完善教学设计,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并以此为抓手,持续促进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互鉴。通过深入的研讨交流和智慧碰撞,教师们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更加准确,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同步增强,切实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堂的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王源、刘于亮、刘羽 摄影:王源)

上一条:齐心协力深研讨 答疑解惑促提升

下一条:互联共享聚智慧 深耕细作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