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帮助新生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明确学习方向、规划大学生涯,近期,工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实II-C205教室隆重举行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会议。本次会议由高玉鑫老师主持,人工智能教研室刘红英主任、胡必波老师、王传传老师、温海峰博士、马卫娇老师及吴淼淼老师应邀出席并作专题发言,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发性强的入学第一课。
会议由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刘红英副教授率先发言。她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概况与人才培养体系,指出本专业现有在校生622人,重点聚焦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两大方向,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校企协同"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刘主任特别强调,专业依托AI创新实验室、AIoT实验室及11家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辅修/双学位项目,提升跨学科综合能力。


胡必波老师围绕"就业能力构建"这一主题,通过详实的就业关系影响图,深入剖析了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多维度因素。他从学业成绩、校园经历、学习动机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强调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胡老师建议同学们尽早掌握Python、SQL、Scrapy等核心技术工具,构建完整的大数据技术栈,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王传传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与行业经历,为新生带来了精彩的学习规划与职业发展分享。从中南大学硕士到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士的求学之路,再到4399游戏等企业的研发经历,王老师以亲身经历阐释了数学基础、编程能力和英语水平在专业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他提醒同学们要理性看待考证热潮,树立"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提升自己"的正确观念。
温海峰博士以"怎样学好人工智能专业"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专业学习的方法论。他强调,从中学到大学的心态转变至关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而"自学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并将四年学习划分为两个关键阶段:大一大二重在打好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大三大四进入专业领域深耕。
马卫娇老师以"拥抱AI新时代"为题,为新生描绘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她从生成式AI、多模态大模型、AI Agent等前沿技术切入,结合全球AI市场规模与人才缺口数据,指出"人工智能正处于黄金时代"。为同学们制定了清晰的四年规划,强调要夯实基础、深入专业、参与实践、实现过渡。


本次新生入学教育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新生纷纷表示,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介绍和老师们倾囊相授的经验分享,不仅对人工智能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站在智能时代的起点,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新生将以此为契机,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大学篇章。
文字:吴淼淼
初审:陈超烊
复核:刘红英
终审:胡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