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3月27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管理学院博士工作会议暨第1期博士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周参与分享的来自物流教研室的张振博博士,全体博士及邹剑峰副院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

首先进行的是博士工作会议。邹剑峰副院长结合学校本学期的中心工作和学院的实际情况,给博士们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校合格评估刚刚通过,正处在合格评估一年的整改期,学校仍面临两大任务,一个是5年后的审核评估,第二是升硕。二是敬畏课堂,站稳讲台。敬畏课堂,源于对知识真理的虔诚与对育人责任的清醒认知,站稳讲台,则是教师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的双重体现。邹院长强调这是董事长的要求,也是校领导的要求。乔鹏亮院长在全院的教职工大会上也多次强调。本科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博士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端正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课堂教学。三是安心工作,主动作为。在合格评估和升硕的大背景下,学校从2021年开始大规模的招聘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学校需要博士们与学校齐心协力,共同进退。另外科研项目申报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是升硕的重点工作。希望各位博士主动作为,承担起各自的任务。
接下来是张振博博士的分享,他分享了《“医养融合一体化”民生服务工程供给提升研究》的课题申报书。张博士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深度老龄化的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养老产业发展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人才短缺、投资不足等诸多挑战。传统养老机构医疗功能缺失,导致老年人在家庭、医院、养老院间频繁流动。医养教融合一体化民生服务工程是一种整合医疗、养老和教育资源的创新型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多领域协同,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障、生活照料和终身学习需求。医养教融合一体化民生服务工程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的解决方案,更是社会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与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创新。其意义在于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现“健康养老”与“终身学习”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创造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同时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及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研究“医养教融合一体化”的供给问题,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针对张博士分享的《“医养融合一体化”民生服务工程供给提升研究》,参会人员纷纷从不同角度给了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中侯治平教授指出,该课题申报书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针对我国面临的深度老龄化社会问题,切中时弊,阐述清“医养融合一体化”民生服务工程的价值、机制和参与主体,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最后,邹剑峰副院长针对本学期博士沙龙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邹院长指出,博士沙龙要切实有效的提高博士们的科研能力,每一位博士应将申报的课题摆出来,博士们一起研究、讨论,帮助打磨分享的课题申报书,切实提高科研的水平。不断将课题进行精雕细琢,这才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针对博士沙龙的举办行式,邹院长建议可以引入创新的组织形式。由研究领域相近的博士组成不同的讨论小组,更有针对性的打磨课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切实有效的提高博士们的科研水平。
撰稿:张振博
摄影:洪婉雯
初审:洪婉雯
复审:陈海松
终审:邹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