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9月18日及25日,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分别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普本班、实验班及专升本班开展了三场2025级新生专业教育讲座。三场讲座均由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王文娟老师主持。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专业认知领航、职业规划奠基"为核心,围绕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培养体系及育人成果四大模块,为新生全景式展现专业发展前景与成才路径,帮助新生快速融入专业学习氛围。

一、专业定位:锚定一流标准聚焦冷链与数智化特色
王文娟老师以"厚德载物,砥柱中流"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历程与核心优势。据介绍,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14年获批学校首批本科专业以来,先后斩获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等多项殊荣,并于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专业排名中,该专业连续三年位居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连续四年获评五星级专业。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重点解读了"冷链物流"与"数智化供应链"两大特色方向。作为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冷链物流工作组成员单位,本专业不仅编写《冷链物流管理》等系列特色教材填补国内人才培养空白,还获批全国第一批"冷链物流"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构建起覆盖冷链仓储、运输、配送全链条的特色培养体系。同时,顺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专业开设物流管理(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班),通过"3+1"培养模式,培养兼具数据分析能力与供应链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资力量:双师领衔校企导师协同育人
在师资力量展示环节,一组亮眼的数据让新生倍感振奋。目前该专业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团队成员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有多位教师拥有物流企业高管任职经历,能够将行业前沿动态与实战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创新构建"双导师制"培养体系,除校内骨干教师外,还聘请中外运敦豪等企业高管担任产业导师。教师团队既懂理论教学,又通行业实践,加上企业导师的实战指导,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物流行业的真实运作场景。
三、培养体系:校企深度融合三阶递进育英才
为帮助新生清晰了解成才路径,介绍会详细解读了"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创新提升"的三阶培养体系。该体系以校企协同为核心纽带,目前已与拜尔冷链、苏宁物流、希音、德邦物流等3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专业创新推出多项特色举措:与企业联合开设"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班",采取"3+1"培养模式,学生三年在校学习专业课程,一年在企业参与实战项目;持续开展"企业高管进课堂"活动。此外,专业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四、育人成果:就业率稳居高位优质就业成常态
在培养效果展示环节,一系列硬核数据让新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据统计,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52%,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更是高达95.9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主要流向泛珠三角区域,60%以上进入中外运敦豪、顺丰、京东等行业头部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管理骨干。
企业反馈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因"实操能力强、适应速度快、创新意识突出"的显著优势,起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除就业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赴海外深造或自主创业,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两场介绍会均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师生围绕课程选择、职业资格考试、实习安排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新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介绍会,不仅对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实力有了全面认知,更明晰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下一步,物流管理专业将为每位新生配备学业导师,通过个性化指导方案,助力新一代物流人才成长成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稿件来源: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
撰稿人:王文娟
摄 影:王文娟
初 审:王文娟
复 审:陈海松
终 审:梁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