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聚焦数字教育,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教研室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9-04

【本网讯】2025年9月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以数字化引领高质量本科教育”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组于今日顺利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课程组会议。本次会议以“聚焦数字教育,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围绕本学期教学科研计划、教学材料准备以及数字教育大讨论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思考。全体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而务实。

会议由课程组召集人主持,首先,各位教师成员依次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与科研安排。大家分别结合自身所承担的课程任务,对课堂教学、科研课题推进、学生竞赛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在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实践活动,努力形成“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后,课程组成员针对本学期教学材料的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讨论。本学期学校教学督导采取“不提前通知,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检查,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课程组特别强调,每位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材料的完善与规范,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材、教学进度表等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过程规范有序、内容充实。老师们一致认为,“以备促教、以教促学”,扎实的备课不仅是应对督导检查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精神与教学责任心的体现。

在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数字教育,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数字教材、数字课堂、数字评价、知识图谱、虚拟教研室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侯教授首先提出了“数字教材”的概念问题。他指出,在教育数字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清晰界定“数字教材”的内涵,不仅要将纸质教材的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档,还要借助教育技术赋予教材更多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应性。例如,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在教材中嵌入动态更新的案例库和知识链接等,都值得深入探讨。他的发言引发了在座教师的深思。

梁娅青老师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字教育应当结合具体的工具落地实施。她强调,数字教育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要借助教学管理系统、智能化课堂平台等具体工具进行本地化部署,以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但她同时提醒,在部署过程中,需要更多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训以及技术运维等。

杨乔老师则从AI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批判性思考。她指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AI工具的高度依赖,常常未经思考便直接接受AI生成的答案。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弱化。因此,在推动AI与数字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既要善于借助AI提升学习效率,又要具备识别和判断信息真实性、有效性的能力。她的观点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

梁景华老师则从教学体验的提升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他认为,在数字教育的探索中,可以适度引入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利用沉浸式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例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VR场景让学生置身企业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的活动现场,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内化的深度。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讨论热烈。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学期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对数字教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努力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课程组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探索“数字教育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组将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借鉴的数字教育成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工商管理教研室

撰稿人:刘爱萍

摄 影:李晓晨

初 审:刘爱萍

复 审:单丽薇

终 审:梁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