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成果 > 正文

历史悲歌铁骨铮,盛世青年斗志扬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两校区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11-21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推进思政课不断改革创新,11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飞副教授和刘于亮、刘羽等九位老师带领三水及花都两校区160余名同学前往东莞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师生参观虎门销烟林则徐纪念馆合影

参观的第一站是林则徐纪念馆。它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113号,也称为鸦片战争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鸦片战争文物史料展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同学们领略了近代史开篇地的生动故事,走访了林则徐硝烟池旧址,还参观了馆内《虎门销烟》基本陈列,百余件文物和丰富的历史照片再现了一百八十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展现了中国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如今,昔日喧腾的销烟池早已恢复了平静,而弥漫在古战场的战争烟云也已经悉数散尽,这里成为了人民群众游览休闲的旅游胜地,遥想虎门销烟、抵御外患的壮举,历史记忆被不断擦亮,浩然正气油然而生。

参观学习的第二站是海战博物馆和威远炮台。在海战博物馆,师生们认真参观了《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展览将鸦片战争放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具体讲述了战前的中西世界、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中英对比,突显双方的差异,同学们体会到“落后就会挨打”,面对侵略必须以大无畏精神奋起反抗,从而激发国人的历史责任感。

师生参观海战博物馆合影

威远炮台是目前中国沿海保存相对较好的清代炮台群体,它坐落在珠江入海口,在鸦片战争及其后来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中,威远炮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漫步在炮台遗址,所见所闻是人民群众休闲安逸的旅游场景,但是又仿佛能听到近两个世纪以前的隆隆炮声,仿佛能闻到近两个世纪以前刺鼻的销烟味道,仿佛能看到近两个世纪以前前仆后继保家卫国的身影。

师生认真参观展览陈列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序幕。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是自1840年起,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却从未停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独立和解放。本次实践教学活动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使得思政课贴近了社会、贴近了时代、贴近了学生,增强了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参观后,有同学感慨道“而今,中国强大了。但是仍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毒品的问题依旧存在。前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坚决抵抗侵略者,今有缉毒警察舍生忘死,就是为了不让毒品侵害华夏民族。他们都是我们敬佩的英雄。”通过实践走访,同学们得到了历史的启示,家国情怀的教育,思政小课堂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实践大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张亦轩、刘羽 摄影:陈梦杰 微视频制作:陈梦杰)


上一条:【主题教育系列报道】铭记历史 传承使命

下一条:【主题教育系列报道】传承延安精神,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