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17日,花都区首届中小学生灰塑研学体验研讨会在广州灰塑园举行。活动由花都区政协、花都区教育局、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花都区芙蓉管委会指导,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广州银控灰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作为活动协办单位,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徐浩艇院长、产业学院黄鹏副院长携20余名师生深度参与。此前,学院已携手广州灰塑园于9月23日启幕“笔游四方・彩映万象”艺术展览,通过写生画作、文创设计、皮具设计等学生实践作品,为非遗灰塑的“活态传承”提供可视化实践样本,此次研讨会亦是对展览成果的深化与延伸。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以美育浸润为抓手,为非遗灰塑的“活态传承”提供高校方案,彰显新时代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主动担当。

产教融合推动协同创新
作为岭南灰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与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广州银控灰塑文旅公司等机构的交流,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落地。此前启幕的 “笔游四方・彩映万象”展览,正是学院践行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学生将灰塑传统纹样、色彩美学融入现代设计,创作出兼具岭南韵味与实用价值的作品,在灰塑园这一“活态非遗空间”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对话。
在研讨会上,美术学院徐浩艇院长、产业学院黄鹏院长以论坛嘉宾身份发表主旨发言。徐浩艇院长围绕“美育浸润,创新至上”核心主张,强调要将灰塑蕴含的美学基因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创新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创作活力。黄鹏院长则聚焦“数智赋能灰塑文化传承“,提出借助数字技术搭建灰塑资源数据库、开发虚拟研学场景,为传统技艺传承注入科技动能。同时,学院发挥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等学科优势,围绕“灰塑技艺与高校实践教学融合路径”等议题进一步研讨,明确高校输出课程研发与人才培养能力、企业提供产业资源与市场渠道、基地承载实践教学与技艺展示功能的三方协同模式,推动灰塑从“非遗技艺”向 “教育资源”转化。

美育浸润赋能艺术实践
在研讨会的匠心展示区,学院师生近距离观摩灰塑工艺美术大师的“批灰塑形”“上彩”等核心技艺展演,直观感受传统技艺中“以形表意”的审美追求与岭南民俗文化的深厚联结。这种沉浸式的技艺观摩,与同期举办的学生艺术展形成呼应——展览中,学生通过画笔捕捉山川湖海的自然野趣、以皮具设计诠释现代生活美学,而灰塑工艺的“塑形需刚柔并济,上彩要浓淡相宜”理念,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提炼美感的实践视角,使传统工艺从静态的文化符号变为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与审美感知的鲜活教学素材,为艺术实践注入传统文脉的滋养。

高校担当助力区域美育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近年来持续深耕非遗保护与教育融合领域。此次协办研讨会、举办艺术展览,是学院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办学理念的系列实践。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资源,在课程开发、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化与当地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助力花都区打造“非遗+教育+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品牌,让灰塑这一岭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稿件来源:美术学院
撰稿:刘慧霞
图片:郭澳城、李熳熳、
蔡伊丽、王娅楠、刘渺
初审:刘晓瑜
复审:郝孝华
终审:徐浩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