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弘扬“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教育理念,积极践行“五进”之“进图书馆”教育实践活动,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11月17日晚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读书会和学生工作部主办,“筑梦家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承办的读书分享活动在三水校区图书馆六楼新时代党员讲习所举行。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桐润老师领读,由读书会指导老师李功清副教授主持,学生工作部刘海娟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宁宁老师以及学生社区和读书会的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读书分享活动伊始,李功清副教授首先就读书会的宗旨再次做了全面的诠释,指出读书会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这种平台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其次,他对学生如何选择阅读书籍给予了适当的建议,并重点指出了阅读哲学书籍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更好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与运用反思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勉励学生多读书,勤思考,重实践。

读书活动现场
在本次读书会中,叶桐润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将实用主义的“工具书”《原子习惯》与充满家国情怀的“理想书”《巨流河》相结合,构建了一场关于“自我塑造”与“家国理想”的深度对话。她首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原子习惯》中关于系统构建、身份认同等核心理念,引导同学们关注微小改变的复利效应,掌握科学的自我成长方法。

叶桐润老师领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叶老师分享了齐邦媛先生的回忆录《巨流河》。她以书中齐邦媛与空军飞行员张大飞在战火中的悲壮爱情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一代青年为国牺牲的壮志豪情与超越党派的爱国精神,深刻诠释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相连。
叶老师融方法论与价值观于一体,巧妙地将“向内修行”的个人成长与“向外担当”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她鼓励青年学子,既要用“原子习惯”的方法论打磨自身,更要从“巨流河”的家国叙事中汲取精神力量,找准人生方向,将个人的微小坚持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深刻洞见与人文关怀。

学生积极发言
在分享的后半部分,“筑梦家园”一站式学生社区进行了“击鼓传花”听描述猜书名活动,亮点纷呈,氛围热烈。在细述书籍与愉悦猜书中,同学们或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或围绕书中内核做延伸,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融引发在场同学的深度共鸣。

学生互动环节氛围热烈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工商学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碰撞思想的交流平台,更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下一步读书会将继续深化阅读育人工作,丰富学生社区文化生活,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叶桐润、陈雯菁、李功清、刘羽 摄影:张嘉怡、陈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