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专家引领精研理论 深耕教学提升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广东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本科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11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战略部署,切实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与骨干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11月9日,广东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本科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广州广轩大厦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室江振刚、范国增两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马院教师在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聚焦加强“纲要”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线,回应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两大热点问题,共开设五场学术报告和一场课堂教学展示。

讲座现场

上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亚光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特征》的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机理与演进脉络,提升了参训教师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认知水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作题为《学习“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若干思考》的报告,分析了五年规划的历史逻辑,从人类学研究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对于“十五五”规划的一些思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浩教授作题为《关于中国共产党规划治国的多维思考——以国家五年规划为中心》的报告,深入探讨了我党规划治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荣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以“传播话语的现代化——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形象”为例,深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话语传播的历史经验,用丰富案例和一手史料,生动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历史图景。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健副教授作题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报告。他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充分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史料的真实性和逻辑的严谨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深度与高阶性。最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帆教授以《从徘徊到启航:改革开放为何势在必行?》为题作了精彩的教学展示,为老师们讲深讲透讲活“纲要”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

本次骨干教师培训议程紧凑、内容丰富,既有前沿思政热点解读,又有一线课堂示范教学,所请专家功底深厚,名师教学技艺高超,有效提升了“纲要”课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参训教师获益匪浅,表示要将学习感悟运用于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与针对性,不断践行学校“德学·五进”教育理念,努力打造“两性一度”的高质量思政课堂,筑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根基,为学校的思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源泉活水。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江振刚、范国增、刘羽 摄影:范国增)

上一条:交流互鉴提质量 启迪思想育新人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广东省高校“德法”课(本科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