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概论”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相互学习,推动学校“德学·五进”教育理念落地落实,2025年10月24日下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花都校区图书馆410室成功举办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熊玉琴副教授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熊主任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熊玉琴主任对近期教学运行情况作了全面梳理与总结。熊主任指出,本学期教学工作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态势良好。她特别肯定了教师团队在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设计规范与课件呈现效果等方面的扎实工作,并表扬了部分教师在课堂互动环节所展现出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鼓励全体教师持续丰富教学方法、保持教学活力。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熊主任也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指出了几个需要持续优化的方向:一是在内容设计上,需进一步结合学情与专业背景,增强教学重难点讲解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二是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应加强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特别是视频素材与教学主线的有机衔接;三是在课堂组织方面,应进一步拓展互动形式,优化环节过渡与时间分配,使师生交流更加自然流畅、富有实效。
会议第二项议程,熊玉琴主任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文件》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部署教学提升行动。熊主任强调,本次提升行动聚焦四个关键方面:一是规范集体备课,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二是强化学以致用,创新教学方法,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听课机制,建立持续反馈与改进的良性循环;四是准确上报数据,借助数字化手段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熊主任表示,教研室将按照文件要求,扎实推进“走出去”学习与“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校际交流、邀请知名专家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答疑讨论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围绕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讨论聚焦于“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实施精准化教学设计”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获得感”等共性议题。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分享了多项具有实践价值的做法:可将前沿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增强内容的高阶性与前沿性;通过加强课后交流、关注学生反馈,拉近师生距离,营造更具温度与吸引力的课堂氛围。

老师们积极进行讨论
会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备课会为破解教学难点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参考,将积极推动研讨成果向课堂教学转化,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持续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展望未来,教研室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通过跨校联合教研、数字技术赋能、特色课程建设等途径,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政“金课”,切实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卢艳宁、熊玉琴、刘羽;摄影:卢艳宁,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