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秉匠心深耕备课 育新人矢志树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06 】

为系统谋划新学期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切实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感染力,9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三水校区图书馆402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彭艺格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参会。

教研室主任彭艺格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彭主任系统介绍了教研室的组织架构与发展历程,并启动了新任教师“传帮带”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选派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围绕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对新任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全方位指导,以老带新、精准赋能,助力新任教师尽快适应角色、站稳讲台、融入团队,为其专业发展系好“第一粒扣子”,为教研室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继而,会议深入梳理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新学期的教学准备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全体教师再次深刻认识到德法课程作为关键课程的战略定位,一致表示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行自我鞭策,从教案课件编写到课堂活动设计,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每一堂课都经得起检验,以万全的准备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围绕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彭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向全体教师提出了“坚守教师底线原则性、保证教学内容理论性、增强教学方法灵活性、注重教学管理针对性、严格教学考核规范性”五点核心规范和建议,为教师们规范教学、深化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此外,彭主任还分享并推荐了系列前沿的备课网站与数字学习资源,鼓励教师们广泛涉猎、深化研究,不断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时代感,得到了与会教师的热烈响应。

在教学分享环节,本次备课会安排“绪论”部分的专题分享。陈晓晨博士从宏观视角切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高效导入课程、精准破解教学重难点,其清晰的教学逻辑和丰富的素材运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优秀样板,深化了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陈晓晨博士作教学分享

紧接着,魏逸文老师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分享。针对问题设计,她指出:“问题要紧扣教学重难点,问题要回应学生关注点,问题要找到教材和学生的对接点”,启发了老师们通过精准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贯通理论与实践,有效提升课堂的张力与效度。两场教学分享有效整合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大家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思考,会场研讨气氛热烈。

魏逸文老师作教学分享

本次备课会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集中培训,更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鼓舞士气的动员会。它系统规划了新学期德法课程教学蓝图,有效夯实了师资基础和质量规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新征程的起点,将会议成果转化为生动而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以更高的站位、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工作,全力讲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宁佳鑫、彭艺格、刘羽 摄影:宁佳鑫)

上一条:教学提效建一流 紧锣密鼓迎开学

下一条:明晰教学方向,夯实育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