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大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考试模式的科学性,11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室召开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此次会议主题是制定本学期大心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方案。本次会议在线上进行,由新任教研室主任胡伟坚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老师参与。

会议现场
教研室主任胡伟坚老师介绍了马院内其他教研室目前运行“机考+纸质”的期末考试模式,并结合大心课程实际情况讲述了开展“机考+纸质”期末考试模式的初步想法。该模式重点借鉴相邻教研室的做法,把期末考试内容分为“机考”与“纸质”两部分,并根据本课程的学时与章节,划分了题库的题量与比例,而且制定了期末考试的具体操作流程。这种“混合式”考试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丰富性,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有助于提升主张“体验式”大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全体教研室老师听完讲解后,表示该考试模式切实可行,并为进一步完善考试模式各抒己见。胡伟坚老师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结合各位老师所提的意见与建议,深化了大心课程“机考+纸质”的期末考试模式,并严明要求,落实分工,确保本学期末新的考试模式如期进行。
通过此次会议,教研室全体老师总结经验,创新期末考试模式,明确了大心课程的宗旨是指导学生把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把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学习心理专业知识以及培养积极自我体验上。在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引领下,心理健康教研室坚持大心课程“育心育人”的核心思想,以教学改革为重要抓手,积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胡伟坚,谭丽婷摄影:胡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