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了用好新教材,讲好“概论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于2月24日下午在新时代党员讲习所组织召开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刘永祥博士、副教授主持,本学期担任“概论课”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备课会现场
会上,刘永祥博士从课程新背景、教学建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讲解与分析。他指出,新学期要立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议》、全国两会和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的新背景,在教学上要注意新教材与旧教材的联系与区别,认真钻研,领悟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吃透教材,并转化为契合学情的教学体系,突出时代性与针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学期将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成绩构成相对应地有所改变。希望教师们要有创新意识,继续深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课程负责人刘永祥副教授发言
接着,与会教师纷纷围绕着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交流,各抒己见。燕文华教授认为课程的教授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在遵循文本的基础上讲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致力于打造有滋有味有灵魂的思政课程。王海燕教授强调了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就要不断学习、主动研究,才能将理论成果转换成自身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后,刘永祥博士总结发言。他指出,新学期新开始新征程,希望教师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潜心教学,匠心育人,站稳三尺讲台,讲好思政课,争当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本次“概论课”备课会,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明确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曾诗健,谭丽婷 摄影:刘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