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协作共进提质增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2-25 】

【本网讯】为了深入学习新教材的修改变化和最新学习要求,进一步促进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升教学质量,2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研室在马院424会议室召开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会,马院常务副院长出席,本学期担任“原理课”的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丽丽老师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杨丽丽主任从课程安排、新教材情况、课程考核来介绍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她结合新教材重点从结构、内容、形式上,为大家概括了新教材所体现出的具体变化和学习要求。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新增内容;政治经济学变动不大;同时增加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世界历史理论等,整体逻辑结构更加简洁、整齐、完整,使得马克思主义文本更加有理论深度。

紧接着“原理课”教研室全体教师针对新学期如何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内容详实,逻辑缜密,因此要认真吃透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其内在结构,潜心研读原著,同时契合学情,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孙新彭教授点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教师应当深化理论研究,凸显理论真理性,防止“原理课”故事化、相声化、庸俗化。徐永利副教授指出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息息相关、能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邓盼博士认为要摒弃落后教学模式,善于利用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杨朝晖老师指出通过灵活恰当的方式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运用原著阅读法帮助学生内化“原理”课程内容,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周静副院长发言(左)孙新彭教授发言(右)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原理课”全体教师深刻领悟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掌握了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宗旨,加深了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拓宽了讲课思路和逻辑。同时“原理课”教师表示在今后教学中要重点把握教学规律、聚焦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突出我校“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办学理念,顺应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势,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马丽洁,谭丽婷)

上一条:精心部署迎开学,踔厉奋发新征程

下一条:集体备课促成长,集思广益博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