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时代党员讲习所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纲要》课教研室主任王麒老师主持会议,本学期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老师出席。

王麒老师详细讲解备课内容
王麒主任主要从开学第一课、新旧教材对比、各章节要点、课程讲解注意事项、课程重难点把握、教学建议六大方面展开详细讲解。首先,结合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王主任强调开学第一课务必强化大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共同打造安全健康校园。其次,本学期启用2021版最新版教材,他将新旧教材目录对比,并指出各章讲课要点。再次,他提醒老师们上《纲要》课过程中,要注意体现的是思政课而非历史课,不要过多讲细节、讲事件、讲人物,要落脚于“四个选择”;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理清教学思路,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注重教学方法的拓展,丰富课堂教学环节等事项。然后,他对《纲要》课的重难点给以定位,紧扣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讲清近代中国各个阶层在完成这两大任务上的种种尝试;运用比较法,讲清中国共产党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方案同其他阶层所提出方案的异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重点讲好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领悟新时代。最后,他提出三点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添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国情、省情教育;注意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搭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帮助大学生理解学好《纲要》课的重要意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精神。
接着,参会老师对新版《纲要》课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展开交流。最后,《纲要》课程负责人王海燕教授总结发言。她指出,任课老师要充分研读新版教材,只有自己先吃透教材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思政课老师更要守规矩、记使命、担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备课会现场
会后,参会老师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新学年启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学院给予新定位、寄予新展望,相信在备课会精神指导下,承担《纲要》课教学任务的老师们,会继续践行学校“德学”教育思想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呈上高质量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谢和成 彭艺格,摄影:李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