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专业参加2025年高等院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践交流会
作者:于英含 时间:2025-10-28 点击数:
10月25日至26日,由教育部金融科技虚拟教研室主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高等院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践交流会暨2025年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工作会议”在深圳顺利召开。会议,围绕“AI赋能·内涵创新·教研升级”这一主题交流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经验,并就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与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广州工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主任程飞副教授、副主任于英含老师及专任教师曾素梅教授组成参会团队,全程参与会议各项议程,在东部区虚拟教研分论坛分享实践经验,并深度参与金融科技师资专项培训。

本次以“AI赋能·内涵创新·教研升级”为主题的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践交流会成功召开,汇集全国100余所高校近200名专家学者。开幕式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介绍了学校“技术+经济”双轮驱动的学科体系与专业建设进展,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教授强调虚拟教研室将围绕深化AI赋能、内涵创新和教研升级三方面发力,以提升跨校协同育人效能。会议表彰了5所“教学创新典范单位”和14所“优秀共建单位”。多位专家围绕中国金融学知识体系构建、AI大模型对金融教育的影响、虚拟仿真实践、双创人才培养、数字货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实践环节中,多家高校分享AI赋能课程建设经验,圆桌论坛聚焦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推动课程迭代与实践基地共建,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针对国内高校的区域特点,会议设置了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就“校内和跨校金融类学科教学模型建设和智能体应用的需求”与“AI深度赋能下的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内涵创新实践交流”等话题开展交流,明确以区域共同体为单元推进资源统筹、标准共建与成果互认,提升协同治理与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针对性设置的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东部区)中,广州工商学院参会团队聚焦“AI深度赋能下的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内涵创新”“跨校金融类学科教学模型建设”等关键话题,分享了学校在金融科技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广州工商学院在“金融+AI”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包括课程体系中量化交易模拟以及“理论+工具+实战”的闭环教学模式构建经验,为东部区域高校协同推进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提供了务实参考,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为提升金融科技专业教学质量,本次会议专门开设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培训班,邀请中央财经大学彭俞超教授、深圳大学陈莹讲师等业内专家,围绕精品课程打造、前沿技术教学、实践场景落地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广州工商学院三位教师全程参与培训,系统学习了AI大模型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金融科技课程群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前沿方法论与教学资源。培训期间,参会教师还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就课程迭代优化、实训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标准等问题交换思路,进一步拓宽了金融科技专业教学改革的视野与路径。

此次参会是广州工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主动对接全国高校优质资源、深化区域教研协同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专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整合吸收会议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持续优化“AI+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数字素养与教研能力,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为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稿件来源:商学院金融科技教研室
撰文:于英含
图片:于英含
初审:李雨薇
终审: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