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经济学课程“抽象理论难转化、专业适配待加强”的教学难题,提升课程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10月14日,会计学教研室经济学课程组以“以磨促优、聚力金课”为主题,开展系列磨课评课活动。宋宁宁、李蓓、陈倩倩三位教师围绕“消费者选择”核心模块授课,王景、徐晨歌、李慧子组成专业评课小组全程参与,通过“实战授课+精准评议+靶向改进”的闭环模式,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一、深耕课堂各展教学风采
当天,三场磨课活动在不同教室有序开展,三位教师结合授课班级学情特点,呈现了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
宋宁宁老师面向25审计学专升本1班讲授“无差异曲线”,以电视剧片段导入引发学生对“偏好”的思考,再以“奶茶与蛋糕的预算组合”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核心概念。授课中,她手绘坐标图动态演示,将抽象理论可视化,还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课堂氛围活跃。

李蓓老师为25财务管理专升本2班讲授“效用理论概述”,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与思政三维度,重点解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区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内容。课堂以“冰淇淋”实例导入,通过讲授、图示结合生活案例辅助理解,课程概念界定准确,获得评课教师认可。

陈倩倩老师针对25会计学专升本5班开展“消费者均衡”专题授课,从“有限收入实现满足最大化”的现实问题切入,引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等概念,借助数学公式与几何图形推导均衡条件。课堂采用“学练结合”模式,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具象化理解抽象理论,案例贴近生活,师生互动良好。

二、集思广益共探优化路径
每场授课后,课程组召开评课研讨会,评课教师秉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设计科学性等维度深入研讨。针对宋宁宁老师的课堂,肯定其生活化案例与互动设计亮点,建议关联专业应用场景,衔接职场需求;对于李蓓老师的授课,建议通过数据表格、图形演化让“边际”概念可视化;对于陈倩倩老师肯定其“学练结合”的模式,同时建议结合学生基础差异实施分层引导,确保全员学有所获。三位授课教师认真记录,主动交流,就优化方向达成共识。
三、以研促教赋能金课建设
本次活动聚焦教学重难点,形成了“授课展示—集体评议—精准改进”的完整闭环。活动不仅帮助授课教师发现教学短板、优化教学设计,更搭建了教师之间经验共享、思维碰撞的平台,凝结集体智慧形成了可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课程组整体教学水平。
经济学作为会计学教研室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此次磨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是会计学教研室推进金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课程后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蓝 冰
摄影:王 景
初审:蓝 冰
复审:卢倩楠
终审:任道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