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会计学专业】聚焦岗位实操 研磨应用型好课——《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组开展全员磨课听评课活动

作者:蓝冰 时间:2025-10-31 点击数:

立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紧扣数字财务岗位核心技能需求,自2025年9月份开学至今,《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组以“全员磨课、打造应用型精品课”为目标,在实II-D602、实II-C604、实II-B603等实训教室密集开展系列磨课听评课活动。张小才、潘洁梅、吕俊霖、莫颖、王明明、骆芷珊六位教师围绕“流程控制”核心模块依次授课,课程组教师交叉听课、精准点评,通过“实战授课—靶向研讨—优化落地”的闭环模式,将岗位实操需求融入教学细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课程基础。

一、实操导向设计打造“岗课对接”课堂

本次磨课聚焦数字财务岗位高频用到的“条件语句应用”“循环语句应用”两大核心技能,六位教师结合所授班级的学情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全程贯穿“做中学、学中用”的应用型教学理念。

9月28日第三节课,张小才老师在实II-D602为23会计数智创新班B1班授课时,以“课前五分钟预习+手机统一管理”规范课堂秩序,开篇通过某企业财务造假新闻案例,将“if条件语句”学习与“财务数据合规校验”岗位需求结合,既讲解语法逻辑,又示范如何用代码排查数据异常;课堂中采用“教材+PPT+板书”三位一体讲解,搭配“小组实操竞赛+加分奖励”机制,让学生在比拼中掌握条件语句在财务数据筛选中的应用,贴合岗位实操场景。

47CD9

开学第三周,骆芷珊老师在实II-C604为22会计国际注册会计师班B1班授课,以“广道数字财务造假”真实案例为切入,将Python知识与财务伦理、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体现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

1F0E0C

此外,吕俊霖老师开学第四周周一在实II-D602为22级会计学B5、B6班授课时,用动态化PPT演示“流程控制—条件语句应用”的内容,并通过分组奖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操活动;潘洁梅老师同日第八节在实II-D602为24审计学专升本1班授课时,借助Jupyter工具现场编写代码并详细解释每一步编写逻辑,有效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更易理解;王明明老师9月28日第四节课在实II-B603为24财务管理专升本1班讲解“循环语句”时,示范如何用代码替代财务工作中的重复计算,让学生直观感受技术对岗位效率的提升;莫颖老师同在开学第三周周四第三节在实 II-C604 授课时,通过将“高级数据类型的应用”知识讲解与课堂实操深度融合,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19CA77

二、靶向评课献策凝聚应用型教学共识

每场授课结束后,课程组立即在授课教室开展评课研讨,听课教师围绕“是否贴合岗位需求、是否符合应用型学情、是否突出实操核心”三个维度展开点评,既肯定亮点,也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

449C2

针对张小才老师的课堂,评课教师一致认可其“案例导入+竞赛式实操”的设计,建议后续增加“学生成果展示”环节,让学生模拟“财务数据分析师”讲解代码应用思路,进一步贴合岗位表达需求;对骆芷珊老师,大家肯定其思政与技术融合的巧思,建议减少“然后”等口语化表述,同时延长实操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调试财务数据代码;吕俊霖老师的动态PPT获好评,评课教师建议增加“企业真实财务数据集”练习,提升案例应用型;潘洁梅老师的Jupyter实操演示被赞“直观高效”,建议简化部分理论讲解,增加“审计数据筛查”实操任务;王明明老师的“重复计算场景”案例获得认可,建议引入分组竞争机制,提升学生岗位协作意识;莫颖老师导入环节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建议增加小组协作并对课件字体排版进行优化。

1FA3B2

三、磨课成效显著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此次全员磨课听评课活动,不仅让六位授课教师精准找到教学优化方向——如何更紧密对接财务岗位需求、如何平衡理论与实操时长、如何设计更贴合应用型学生的案例,更让课程组统一了“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理念,明确了“以岗位需求定教学内容、以实操效果评教学质量”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组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把数字财务岗位最新技能、真实案例融入课程,推动《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为学校培养更多能快速适应数字财务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蓝 冰

摄影:张小才

初审:蓝 冰

复审:卢倩楠

终审:任道纹


广州工商学院 2003-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8461号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开发区 邮编:52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