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会计学专业】磨课赋能教学 共研提升质量——《智能财税》课程组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

作者:蓝冰 时间:2025-10-31 点击数:

为深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聚焦智能财税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与方法,2025年10月份,《智能财税》课程组接连开展两场针对性磨课听评课活动。活动围绕王利珍、利雅两位教师的实操教学展开,课程组教师通过“实地听课、集中研讨、精准献策”的模式,凝聚教学共识,助力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双向提升。

一、王利珍老师:夯实技能基础 优化教学节奏

10月15日第八节课,首场磨课活动在二实C502教室如期举行。王利珍老师以“核定领用发票与发放发票、电子申报管理系统设置基本信息”为授课核心,利雅、古菲红、余韵扬三位课程组教师全程参与听评课。

9DE40

课堂上,王老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学环节衔接顺畅自然。从前期知识回顾到新课导入,再到核心内容讲解与实操演示,每一步都层层递进,贴合《智能财税》课程“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定位。授课过程中,她紧密结合实训手册内容,逐点细致复述知识点,同时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快速操作演示,让抽象的实操流程变得直观易懂,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44826

评课研讨环节,参与教师充分肯定了课程亮点:王老师对知识点掌握娴熟,教学设计紧扣岗位技能需求,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提升了课堂直观性。

针对课堂优化空间,课程组形成精准建议:一是教学展示类活动需严格遵循40分钟标准课时结构,完整涵盖导入、新课讲授、实操演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核心环节;二是强化课前准备,提前组织学生签到,落实手机入袋管理,及时发放课程资料,确保上课铃响后快速进入教学状态;三是优化教学节奏,避免集中讲解过多内容,建议分拆实训任务采用“边讲边练”模式,在学生实操时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操作误区;四是规范教学资料携带,确保教材、实训手册等相关资料齐全,为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利雅老师:思政融入实操 打造双培课堂

10月16日第四节课,第二场磨课活动在二实C303教室开展。利雅老师以“销项发票的开具、汇总上传、生成记账凭证”为授课内容,聂秀萍、王利珍、余韵扬三位教师参与听评课。

18933C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设计完整规范,涵盖前期回顾、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四个核心环节。利老师精神面貌饱满,声音洪亮通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清讲解要点、看清操作细节。课程设计上,她采用“PPT+板书”双重辅助模式:PPT流程清晰,完整呈现发票开具全步骤;板书简洁明了,重点标注关键操作节点,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框架。尤为突出的是,课程将思政教育与实操教学深度融合,围绕“财务工作严谨性与合规性”核心,结合虚开发票风险警示,传递财务人员的责任担当,同时强调“数据核对”的重要性,实现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育人。

18E66F

评课环节,老师们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评价:利老师教学内容贴合行业实际操作,将知识点无缝贯穿于实操讲授中,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融入自然不生硬,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针对互动环节,课程组建议可丰富形式,在难点操作部分尝试让学生上台演示,再邀请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提炼,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感和思考主动性。

此次磨课听评课活动为《智能财税》课程组搭建了高效的教研交流平台。通过聚焦课堂教学细节,既肯定了两位教师的教学亮点,也精准梳理了优化方向。活动不仅助力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更凝聚了课程组的教学共识,为后续课程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培养适应智能财税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教学根基。

撰稿:蓝 冰

摄影:利 雅

初审:蓝 冰

复审:卢倩楠

终审:任道纹


广州工商学院 2003-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8461号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开发区 邮编:52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