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们的学术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于5月21日上午10:00-12:00开展科研座谈会。会议由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邓翠芸老师主持,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叶增杰教授作《期刊投稿及课题申报》的主题报告,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叶增杰,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护理学)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Nursing)。广州中医药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杏林青年学者),Frontiers in Psychiatry客座主编,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副主编,University of Greenwich博士生联合培养导师,主持国自然、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基金7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肿瘤心理学、肿瘤护理学、心身医学相关领域的杂志发表SCI/SSCI论文共计21篇。受邀担任Journal of Oncology、Asia-Pacific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和Nursing Open 的编委,以及多本高影响杂志的审稿人,如Cancer, Palliative Med, Int J Nurs Stud, Psycho-oncology等。
叶教授首先从编审角度介绍了外文期刊的审稿流程以及相应的论文撰写技巧。副主编通过文章的摘要、结果、方法三部分快速决定文章的去留。摘要部分需言简意赅,让对方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结构。结果是否可靠、有价值,若结论是有价值的,再看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严谨。三部分均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接着叶教授强调了研究中统计设计的重要性,他认为“科研设计=专业设计+统计设计”,并介绍了目前循证医学研究中几种常见的统计设计:针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针对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STROBE)、针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RISMA)和针对质性研究(COREQ)。以自己的文章为例,详细介绍了STROBE研究下的撰稿思路及注意事项。
最后,他总结科研论文中四个写作心得:第一,一图胜千言,在科研论文中流程图非常重要,能让审稿人快速读懂作者的思路,提升文章的档次;第二,统计设计必须完善于实验前,只有实验前设计好了实验流程与数据分析方法,才能避免在实验中走弯路,他还细致地指出科研论文中常见的数据分析问题;第三,珍惜副主编的意见,副主编的意见越多说明越看重论文的价值,所以要认真耐心地回复主编的意见;第四,量性研究可适当插入质性内容,国外编辑对中国质性研究非常感兴趣,例如原生艺术作品,写论文时要突出该类型的特色内容。
会后,部分教师就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中遇到的问题与叶教授进行了交流。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撰写科研论文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将继续积极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协作,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科研座谈会,营造积极的学术研讨氛围,努力提升教师科研的能力,致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