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研究 > 学术会议 > 正文

学院教师参加“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创新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5-23 】

5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创新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学院龙彩燕、骆旗、魏玉华三位老师与来自全国的近300名专家、老师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学院教师参会代表合影

苏州大学副校长姚建林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李继成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金安编审分别致辞。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张影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研讨会的报告环节,8位专家分别做了相关主题发言。其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以“数学家与数学家精神”为题做大会报告,介绍了古往今来诸多数学家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好奇与怀疑精神、求实精神和对美的追求精神,同时强调在我国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过程中,加强现代科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首都师范大学何书元教授以“概率统计在身边”为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游程与运气、随机、条件概率、独立事件和贝叶斯公式等概率统计概念,生动地阐明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率统计原理,为新时代下的概率统计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着重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大学数学教学创新理念,同时配以丰富的案例讲述了《线性代数》教材建设中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工科内容的融合和创新。山东大学吴臻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的教学理念和大学数学团队多年的具体措施及建设成果,并分享了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和团队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专家们对大学数学教学创新与教材建设方面的成果及经验交流,为进一步深化大学数学教学创新及教材建设给予了很大启发和思考。

据悉,通识教育学院下设有基础数学课程教研室、应用数学课程教研室,主要承担全院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微积分》等课程,满足各专业学生需求。本次研讨会为我院教师在“四新”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创新思路。(花都数学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学院教师参加2021年“黔湘鄂粤桂赣渝”数学建模师资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学院教师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作与通识教育高级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