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广州市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训活动(新认定基地专场)在友生玫瑰科普基地举办,广州工商学院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教育科普基地被授予“广州市科普基地”牌匾,这是学校通专融合、三全育人的又一成果。通识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李青和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伟江老师代表学校基地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培训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基调,以2021年度新认定的广州市科普基地为对象,以授牌仪式、专题讲座和交流见习等形式开展。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吴汉荣在培训会上做开班致辞,强调科学普及在促进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肯定了科普基地作为科普事业“战斗堡垒”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加强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育科普专业人才的关键意义。吴汉荣副局长对新认定科普基地寄予厚望,希望新认定基地能够深化责任意识,抓好工作落实,认真履行好科普基地职能,同时积极融入全市科普品牌体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赋能科普供给的转型升级。

活动正式发布了广州市科普基地标识。该标识是即将出台的全国首个科普基地地方标准《科普基地标识标牌建设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广州科普基地建设走向深度规范化、体系化的生动体现。在授牌仪式上,我校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教育科普基地被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授予“广州市科普基地”牌匾和荣誉证书。


在交流授课环节中,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科普部部长王青青介绍了广州市科普活动品牌建设情况,并对科普统计工作进行了梳理。广州市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部长黄志宏博士分享了广州动物园在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宣传、人员管理等基地常态化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健康科普基地办公室主任陈涛博士依托基地长期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的实践心得,分享科研院所类科普基地如何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扩大科普传播力。
广州工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打造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教育教学场馆和科普基地,探索应用型特色的智慧教育系统解决方案。在花都区科协、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科研处的重视支持下,通识教育学院、学生处、美术学院、工学院等通力协作,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联手上海影创、深圳新知时代、广州新众创科技等共同建设MR协同创新中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素质教育和科普工作,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广大师生和社会民众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基地设有科教宣传展示区、VRMR实训室、配套体验区以及一站式体验中心和德学成果展厅,并建设了可动态扩展的VR、MR全景展厅。
通过项目驱动和持续建设,学校已获批中国科协“首批学风传承示范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广州市花都区科普基地。通过特色鲜明的育人理念、富有灵韵的艺术设计,融入现代信息智慧、前沿科技硬核,打造智能特色的育人场馆,在科研科普、学风传承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在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和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屡获殊荣,体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通识、专业融合教育的新风貌。
2022年,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部署下,广州市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培训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广大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精准把握全市科普事业发展脉搏,将前沿资源“引进来”赋能、让科普工作者“走出去”学习,用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科普基地知识储备,补齐科普工作能力短板,及时为科普工作者搭建答疑解惑、学习交流的桥梁,培育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的“科普尖兵”,持续性为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注入新血液和新力量,强力助力打造多层次、高质量科普事业社会化发展新格局。
我校教师代表表示,此次活动获益匪浅,有效增进了我校与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沟通联系,为提升我校教师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搭建良好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基地将以科技教育、科普活动为抓手,多措并举服务教育教学,更好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