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动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学校教学改革风向标,12月13日上午,通识教育学院于花都图书馆6楼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室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11名来自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姜云霞教授、时凌教授、周杰教授、王彦教授担任大赛评委。

比赛现场,参赛教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从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方面,就所任教课程进行了3分钟说课+8分钟课堂教学展示共11分钟的创新教学汇报。参赛教师从课程的教学痛点和难点出发,介绍了信息技术运用方法,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梳理总结了课程教学的创新点以及成效,展现了自身良好的创新能力与教学素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骆思贤老师在人际交往艺术专题授课中,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为典型案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公共艺术课程龚洪敏老师进行二胡演奏示范教学,融欣赏法、歌唱法、疑问法和讨论法于课堂教学中;线性代数课程魏玉华老师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太空探测器轨道数据问题进行导入,在课程中融入爱国情怀和科技价值;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高敏老师在导数的讲解中引入奥运冠军苏炳添9秒83的记录实例,并积极融入学习通、几何画板、慕课等系统和软件创新教学手段。




针对11位教师的综合表现,评委组现场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同时结合各门课程建设基础,学院决定推选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及线性代数四门课程任课教师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创新大赛。
赛后,姜云霞院长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大赛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等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为学院课程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她也勉励青年教师以教学创新大赛为抓手,从价值塑造、内容重构、手段创新和评价改革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此次教学大赛,为来自不同课程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青年教师教学创新意识。通识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突出特色、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教学比赛为重要抓手,深化教学创新改革,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