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714 招生咨询热线:020-86929603 86914402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大学生网报】走进古建筑群,探索岁月故事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量: 字号:[ ]

【大学生网报】http://www.idxxd.com/sanxiaxiang/29837.html

墨园村,作为惠城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近年来,随着时代浪潮,它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为了更加了解墨园古村落保护与修缮情况,2025年7月17日,青衿筑梦墨园实践队跟随古村落讲解员朱小姐的步伐,沿着青石板路走遍村里的古建筑。

大夫第

第一站,团队来到了惠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夫第”,这是清朝陈氏家族的老宅。大门旁边的牌子上印着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白墙砖瓦上贴着鲜红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的是“文魁”二字,里面有几个工人正在进行修缮,团队边走边倾听讲解员讲述老宅故事,那一刻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彷佛陈氏家族昔日的繁华盛景正缓缓重现。

大夫第

▲此图为队员来到大夫第

讲解

▲此图为队员跟随讲解员了解大夫第修缮情况

荣记大屋

接着,团队转到陈氏家族的荣记大屋参观,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它仍屹立不到,屋顶雕满花纹的横梁依旧挺直,没有一丝歪斜。直至2018年,这间“百年老屋”依然有人居住。村委干部会定期来检查这些房屋,确保做到及时修缮。

荣记大屋

▲此图为荣记大屋,石碑有误

二记大屋

然后,团队顺着小路来到二记大屋。二记大屋是陈泰分家后为妻子所建,后又因陈泰仗义,热心助学,好善乐施,也称“义记大屋”。二记大屋门前紧邻溪水,风景优美。整个房屋呈长方形,两边有厢房,呈凹字形对称,屋内一偏厅设有一戏台,专供陈泰休闲娱乐之用。

二记大屋

▲此图为二记大屋全貌

老书室

随后,朱小姐带着团队来到老书室,并把老书室的故事娓娓道来。相传陈尚忠为了感谢村民的帮助,一直想为村里建一座书屋,供陈氏子弟和全村的孩子们读书,但因他晚年病情耽搁,直到逝世后才正式开始建造。解放后,老书室改为村小学,如今年过半百的男子都在此读过书。现老书室已被重新装修,成为全村文化娱乐的场所。

老书室

▲此图为正在修缮中的老书室

墨园古井

从老书室出来,团队来到了墨园古井。这座古井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年之久。井呈八卦形葫芦状,依照闽南风水有辟邪镇狐的寓意,同时葫芦形有“大肚量”,可保各家族和睦相处,水源不断。当然,村里面有一个延续了百年的习俗,每逢元宵时,村民都会取井中的水用来沐浴,寓意着远离病痛,家人康健。

古井

▲此图为保存完好的墨园古井

四大宗祠

最后队伍前往四大家族的祠堂,墨园主要由陈、朱、曾、徐四大姓氏组成,各大家族关系紧密。每逢元宵打醮,村民都身着各祠堂统一服装,抬着两位圣人从协天宫出发祭祀,一路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祠堂

▲此图为徐氏宗祠

透过这些故事,让团队看到了墨园基层组织对古建筑修复所做出的努力;看到了每年前来主动担起修复责任的志愿者们;看到了村民自发维护村落……因为有了来自各方的力量支持和历史担当,墨园变得更加神采奕奕。

保护和发展,并非是相斥的命题。但怎么做?却有很多途径。

合照

▲此图为青衿筑梦墨园实践队与讲解员合照

投稿单位 | 青衿筑梦墨园实践队

文字 | 罗云 杨琪

摄影 | 游雨帆 吴漫丹

排版 | 吴漫丹

初审 | 刘子慧

终审 | 蔡晓赛

上一篇:【一线聚焦】青春助力“百千万”—广州工商学院青衿星火突击队赴阳山县江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下一篇:【东源青年1家】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丨广州工商学院学子助力东源“百千万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