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714 招生咨询热线:020-86929603 86914402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东源青年1家】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丨广州工商学院学子助力东源“百千万工程”建设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量: 字号:[ ]

【东源青年1家】https://mp.weixin.qq.com/s/EZsYBF6O9sZbV9Kgt41BXg

一、“乡约东源”青春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依托团省委“百千万校地通”平台,加强校地的联系对接,精准掌地方发展需求,有效助力青年学子学以致用,通过“双百行动”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有机结合,广州工商学院组建数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东源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乡约东源”青春实践队赴新港镇顺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开设文化课堂、乡村文化资源专题调研和文创IP设计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校智慧,深化校地联动,延续东源文化薪火。

实践队在新港镇碉楼社区开展文化育人课堂

实践队通过课业辅导、红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教育等10大主题,为新港镇碉楼社区20名青少年开设了23节“理论+实践”课程,并创新融入非遗蜡染、衍纸手工制作等特色文化体验,不仅提升了当地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更激活了社区文化氛围,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的双赢。实践队还走进新港镇库区移民安置点和双田畲族村入户宣传慰问,让教育惠民春风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实践队通过课业辅导、红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教育等10大主题,为新港镇碉楼社区20名青少年开设了23节“理论+实践”课程,并创新融入非遗蜡染、衍纸手工制作等特色文化体验,不仅提升了当地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更激活了社区文化氛围,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的双赢。实践队还走进新港镇库区移民安置点和双田畲族村入户宣传慰问,让教育惠民春风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实践队在新港镇双田畲族村开展调研

实践队聆听“光荣在党50年”老兵分享红色记忆

为全面了解新港镇文化建设情况,实践队深入“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双田畲族村,领略畲族文化展馆和明清建筑群,体验“蓝大将军出巡”非遗活动的尚勇精神,挖掘“五味调和”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养生智慧,以创新融合推动非遗传承;通过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畲族服饰、传统歌舞、手工艺品以及畲语等文化传承现状与需求后,融合畲族传统元素设计IP人物形象等;通过“客厅党课”,近距离感受抗战老兵、“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的滚烫初心和为民情怀,宣传东源县第一代建设者的奋斗史。

本次实践,“乡约东源”实践队以学校“德学”教育理念为指引,在镇政府以及多个村委的支持指导下,深入体悟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使命,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结合,从教育帮扶到创新实践,诠释了“让智慧扎根乡土”的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接下来,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用青春力量续写振兴篇章。

二、青萌情投“义”合突击队

广州工商学院青萌情投“义”合突击队在义合镇开展七彩课堂、导视牌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红文旅宣传推广、乡村治理调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用青春之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花。

突击队在下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七彩假期活动

团队积极响应东源县教育局深入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专业特长精心设计了涵盖科普讲解、科学实验、手工创作、心理健康、爱国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及身体素质锻炼等内容的课程,在义合镇下屯村妇女儿童之家开设了为期14天的支教服务。活动吸引了下屯村30余名青少年儿童踊跃参与,反响良好,团队与镇村干部及居民建立了深厚友谊。

突击队与下屯村青少年开展户外锻炼

团队深度整合啸仙故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古建筑群、绿色康养生态基地等特色文旅资源设计导视牌、拍摄宣传片以及设计专题报导等,多种渠道互动传播“红古绿”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与资源,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双赢。团队立足义合镇下屯村省级“粤菜师傅”名村资源以及灵芝小院特色民宿,设计了沉浸式养生IP“多味菌”及其系列产品外包装袋,推广粤菜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结合,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增收。团队还围绕“巾帼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现实路径”主题在义合镇各村落走访调研实践,与村民、村干部、妇女组织成员等深入交流,把镜头聚焦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女性,记录“她”力量在沃野田畴中的生动实践。

突击队设计“多味菌”产品系列及其外包装袋

实践期间,广州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双百行动”专班组长张振超以及专班办公室成员到义合镇慰问。师生结合团队特色汇报了工作进展,并分享了实践体悟。张书记对学生肯吃苦、敢担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行动表示肯定,勉励团队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双百行动”目标,在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的同时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把“三下乡”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凝练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进一步打造“高校—地方”共赢模式,携手结出更多校地合作、双向奔赴的丰硕成果。团队师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会把殷切期望转化为奋进动力,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广工商青年的担当,为“双百行动”贡献青春智慧。

学校党委书记与突击队在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现场学习

据悉,2025年以来,学校全面对接东源县发展需求,以学校“五进”之“进社会”为抓手,以“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实践”的组团服务机制,依托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工商学院-啸仙故里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各项工作。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对接东源县需求,将“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紧密结合,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把高校的智慧转化为推动义合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粤帮粤有”助学筑梦实践队

广州工商学院“粤帮粤有”助学筑梦实践队精准对标“双百行动”结对县东源县的需求,推动我省学生资助及助学贷款政策向基层延伸,于2025年7月中上旬暑期奔赴东源县新港镇,在这片承载着库区移民奋斗足迹、镶嵌着双田畲族村独特风情的土地上,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让教育惠民春风吹进库区移民家庭与少数民族村寨,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东源县学生资助中心指导实践队开展宣讲工作

实践队定位新港镇库区移民安置点及双田畲族村等区域,采用“六个一”工作方法,即在新港镇库区移民安置点的大街小巷和双田畲族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一次街头走访宣传、在新港镇碉楼闹市设立一个国家资助政策咨询点答疑解惑、走进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开展一次“资助政策校园行”和开设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资助宣传大使”专场宣讲会、为新港镇经济困难家庭学子送上一份慰问关怀与政策指南、携手开展一次“美不胜收”主题志愿服务,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受助学子在美丽宜居的新港成长以及通过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回归建设家乡的奋斗故事,以新的视角呈现资助政策赋能乡村振兴,开展一次关于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问卷调查,收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共269份,为精准把握政策认知现状提供了详实依据。

实践队街头走访、入户调研

实践队入户慰问实践队赴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资助校园行宣讲

实践队前往集市设立政策咨询点

实践队入户慰问

实践队参加“美不胜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队赴双田畲族村宣讲

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精心制作的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视频广泛传播,切实减轻了新港镇库区移民子弟、少数民族学子及当地经济困难家庭的升学顾虑,显著提升了政策在基层的知晓度与理解度,进一步推动政策深入人心。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正普照新港镇的山水村落,为更多有需要的学子照亮求学之路,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理念在库区移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落地生根。

四、青萌仙塘突击队

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赴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开展了为期2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以“绿美荷韵沁古村,文旅繁花绽仙塘”为主题,深入调研古村活化、新业态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实践路径,通过青年视角探索仙塘镇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与活力。

突击队赴仙塘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青萌仙塘突击队深入走访调研了仙塘镇红光村、观塘村、龙利村等7个行政村,与10余位村干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田间地头展开深入交流,详细记录当地文旅产业、民宿经济、特色农业等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探索当地如何根据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文化传统等特点,利用“城区镇”的区位优势和“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辐射效应,因地制宜发展仙塘镇特色文旅新业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在中国传统村落红光村,突击队重点调研了该村科学盘活村内古建筑资源、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园古村、引入“文旅+”新业态等创新做法,总结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此外,突击队还在红光村柳溪书院开展了整理提升文化场所的志愿服务活动,完成图书分类整理、读书室清洁等工作,为读者和游客营造了更加舒适整洁的阅读环境。

突击队在中国传统村落红光村调研

突击队访谈古云村“两委”干部

为更好地了解“文旅+”新业态发展情况,青萌仙塘突击队先后走访太空莲农文旅基地、糖巢创客社区、贝拉小镇、观塘客栈等多个文旅项目,深度访谈了10余名项目负责人。了解到,县镇政府为当地文旅发展在人才培训、宣传推广、引入市场力量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仍存在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特色文化品牌培育需加大力度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验有待提升等问题。突击队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发挥专业优势,撰写调研报告,为仙塘镇提供可落地的“文旅+”新业态发展策略。此外,青萌仙塘突击队还到南园古村、万绿湖、娘家酒坊等多个地点拍摄取景,多维度捕捉仙塘镇人文风景,用镜头生动呈现文旅发展成果,录制仙塘镇文旅宣传推广视频,助力提升仙塘镇知名度和影响力。

突击队访谈到·吉宿民宿负责人

此次实践活动,广州工商学院青萌仙塘突击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用专业视角记录文旅融合新业态,更是亲身参与了一场青年智慧与乡土脉动的“双向奔赴”。接下来,广州工商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东源县合作,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行动,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取得实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广工商力量。

上一篇:【东源青年1家】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 | 广州工商学院用专业设计助力东源县船塘镇产业腾飞

下一篇:【中物联冷链委】粤港产教融合新实践:智慧冷链学子香港研学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