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714 招生咨询热线:020-86929603 86914402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广东新闻广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新兴经济体主论坛会议在广州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22 浏览量: 字号:[ ]

【广东新闻广播】https://m.itouchtv.cn/article/c6d197ada0a86fed0ba9dbb676826bf1?shareId=bKYXymoD

11月16-17日,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24年会暨新兴经济体论坛在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16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员参加年会,副会长张斌研究员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报告,副会长蔡春林教授作《新质生产力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现状、挑战和建议》,听取、讨论并通过年度工作报告以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提议。

17日举行的2024新兴经济体主论坛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新兴经济体发展”为主题,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广州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佛山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工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与冷链物流研究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经济委员会战略支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辽宁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河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工商学院等64家国内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政府、企业等的代表超200人参加会议。

文章配图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开幕式由广州工商学院副校长、教授汪前元主持。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主委黄武在致辞中强调了金砖国家扩员后新兴经济体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世界面临的动荡与不确定性,认为本次论坛对于探索新兴经济体的未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斌指出,2024年新兴经济体论坛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讨新兴经济体转型发展问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姚文认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南方”国家崛起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兴经济体合作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蔚蔚介绍了该校在新兴经济体研究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作出的努力与尝试,并将在此次论坛中就新兴经济体高质量发展探讨新思路和新方向。广州工商学院校长王日华表示,新质生产力对新兴经济体发展作用重要,本次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是对国家重大需求的积极响应,学校将以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研究与应用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在主论坛环节,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蔡春林主持主旨演讲,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融合了全要素生产率、制度、生产要素等新型生产力形态,“它不仅仅是新技术的简单应用,更是通过创新驱动,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度变革,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这意味着突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蔡春林说,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新兴经济体面临着传统产业竞争力不足、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大等问题,“新质生产力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中向高端攀升,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还能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配图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时学在演讲中围绕进一步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研究主题发言,强调“金砖”研究应聚焦于“金砖国家组织”的研究,重点是金砖国家的多边研究。

文章配图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李平围绕“制度型开放与新质生产力”主题探讨制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指出包容型制度对技术变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如制度政策缺陷、技术标准差异等,并提出通过制度型开放、构建中国主导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DEPA)解决上述发展问题。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指出尽管存在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挑战,但通过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安全机制及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的良性互动。

文章配图

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机遇与挑战

主旨论坛环节第一节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讨论。围绕“全球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主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谭小芬教授指出,当前全球金融周期受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风险偏好的驱动,建议建立和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微观审慎监测和预警机制,使用宏观审慎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实施合理的汇率制度与适当的外汇干预。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院长羌建教授着重从百年变局看新兴经济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他提出,世界处于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科技创新、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成为新的时代趋势,培育数字化、绿色化与包容化的新质生产力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关键。

文章配图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林乐芬围绕“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金砖国家产业链合作共赢”作主题发言,指出中国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进步,推动了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创新,也为金砖国家的产业链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制造业转型等方面展现出广阔合作前景。

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教授杜龙政认为,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等领域的探索是当前技术带领产业跃迁的命脉,我国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智能汽车等未来产业,聚焦数字化、绿色化以及产业生命本身。

促进新兴经济体开放合作

主旨论坛第二节聚焦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前景讨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卢静阐述了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在金砖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金砖国家之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应着重加强金砖国家间工业伙伴关系的协调建设与发展。

文章配图

福建社会科学院所长、研究员全毅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现状与挑战,建议中国应提升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重视与新兴经济体和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跃勤围绕“创新转型与新兴经济体现代化动力”主题发言,强调新兴经济体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需要克服内外部挑战,加强研发投入与国际合作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以提升创新能力。

文章配图

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景睿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应充分利用自身数据规模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产业链高端化,以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带来的挑战。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霍伟东强调了亚投行在新兴经济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应充分利用亚投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沈陈认为,金砖合作已从5国扩展至近30国,带来更大的合作空间与国际影响力,也遭遇巨大挑战,建议金砖国家应加强内部协调,共同应对外部压力。

文字:广播融媒中心记者谢馨

通讯员、图片:会议主办方

上一篇:【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拓宽新质生产力合作途径,惠及新兴经济体包容发展——2024新兴经济体论坛智库圆桌会议

下一篇:【广东新闻广播】2024新兴经济体论坛智库圆桌会议在广州举行,拓宽新质生产力合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