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https://appimg.modaily.cn/amucsite/web/index.html#/detail/9922874


【澳門日報消息】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廣東工業大學主辦的2024新興經濟體智庫圓桌會議,昨日下午在廣州工商學院花都校區舉行。
會議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以新質生產力與新興經濟體發展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技術進步、分工專業化和良好的國際關係,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來推動經濟長期增長,有效的制度體系對全要素生產率和生產要素效能產生系統性的促進作用。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江時學指出,當前新興經濟體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外部條件持續惡化,新興經濟體應該採取“集體行動”的方式,探討共同尋求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合作途徑。
印度德里大學東南亞研究院副教授蘭詹·拉吉夫建議中國和印度應以生物藥學產業為抓手,實現雙方在新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強化對全球未來產業方向的把控力度。
金磚國家研究全國委員會公共關係主任伊凡·季霍米羅夫提出創建金磚國家統一投資門戶或政策框架,深化跨文化教育和交流計劃、創建穩定的多幣種結算系統等對策建議。
在會議總結環節,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工商學院特聘教授蔡春林指出,新質生產力是新興經濟體實現趕超發展的關鍵契機。若能夠抓住這一機遇,加大對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縮小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