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https://s3.jinrihuadu.com/ronghehao/h5/index.html#/pages/home/newsDetails?id=31615
11月29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位于花都区的广州工商学院举行。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78所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专家与骨干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会议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创新机遇与变革路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则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为主题,阐述如何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学,使课程紧扣时代脉搏。两场主旨报告立足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指引。

冯刚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专题报告

陈金龙教授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专题报告
在经验交流环节,广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辉分享了“五力共振·四一协同”等思政课建设与学科建设经验。三亚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院校代表也相继发言,交流各自的优秀做法,为其他民办高校提供了有益借鉴。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会长孙迎光教授以《思政课的弘道与明理》作总结发言,呼吁各高校马院强化内涵提升,以科研带动教学,推动“大思政课”向“强思政课”迈进,助力民办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

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会长孙迎光教授作总结发言
30 日的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上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作《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原则与意义》讲座,深入解读“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重要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汪世锦教授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的选题与写作》讲座,传授理论文章的选题与写作要点。两场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效拓宽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科素养。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新时代党员讲习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张辉名师工作室等思政场所,实地感受该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成果与特色亮点。

广州工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讨会专家见解独到、内容务实,代表们围绕制度机制、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及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入交流,积极探索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与学科建设规律,对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在讲话中表示,期望进一步加强省际与省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江绍成 高韵宇 通讯员 雷保锋
编辑:邓艺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