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软件工程(国际软件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我院于12月7日在三水校区第三综合楼710会议室召开软件工程(国际软件工程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曾碧卿教授及达内教育集团高级工程师任俊杰老师对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一部副部长聂琴主持,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代表参与。
会议伊始,聂琴副部长部长对软件工程(国际软件工程师)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和实习安排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讲解。曾碧卿教授、任俊杰老师两位专家均表示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已相对完整、清晰,体现“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课程、学时设置规范、符合教育规律,但在某些细节方面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会上,他们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环节、毕业要求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曾碧卿教授认为,软件工程领域技术变革迅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关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与时俱进,除理论知识外,还需更多地强调实践应用,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获得经验,通过实践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俊杰老师从自身行业经验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认为软件工程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为“Liunx 集群”“AI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三个方面。因此,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方向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的培养主要方向,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培养,对培养目标形成有效支撑。
最后,聂琴副部长表示,本次论证会的内容为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我院将根据本曾碧卿教授及任俊杰老师的建议,综合考量,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