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首页

新闻动态


【本网讯】为深化产教协同,推动对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8月27日上午,工学院副院长胡垂立带领人工智能实验班负责人李慧婷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任教师周贤望一行三人,赴东方精工开展企业调研。东方精工董事兼副总裁谢威炜、运营副总经理何忠诚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企业发展规划、技术研发方向及产教融合合作方案展开深度交流,为后续校企协同育人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伊始,谢总详细介绍了东方精工在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数字化车间建设等领域的核心业务布局与技术成果——作为聚焦高端装备与智能系统的企业,东方精工近年来紧跟国家 “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及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要求,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物流系统研发等方向持续投入,其技术应用场景与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同时,谢总还分享了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形机器人、工业级智能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精度、智能化、场景化升级,这一规划与学校“服务国家智能科技发展需求、培养产业适配人才” 的建设理念深度呼应。

胡副院长随后介绍了工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及近期发展重点。他提到,学院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 学科交叉建设,依托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实验班等教学载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东方精工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资源,正是学院推进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此次调研不仅是为了了解企业需求,更是希望搭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到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环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围绕产教融合具体合作方案,双方展开热烈探讨。最后,谢总总结了具体合作方向:一是共建“校企联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系统调试等实习岗位,同步参与学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的硬件平台优化与课程开发;二是建立 “企业导师制”,选派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实践导师,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或学科竞赛,助力学生提升实战能力;三是打通人才输送通道,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同时为学校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助力师资团队 “产业经验” 提升,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此次调研交流,不仅深入了解了东方精工的发展需求与技术方向,更为双方后续开展产教融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胡副院长在总结时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期待与东方精工尽快落地具体合作项目,共同培养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校企协同力量。

稿件来源:工学院

文字/图片:李慧婷

初审:陈超烊

复审:周杰龙

终审:胡垂立

上一篇:工学院召开 2025 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工学院赴轩辕网络深度调研 探索AI+产教融合新格局

关闭

广州工商学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