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不断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作者: 时间:2021-05-26 点击数:

学校党委坚定主心骨,画好同心圆,凝聚向心力,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现新发展,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实现新跨越。

办学整体实力实现新跨越。学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以提升办学层次为目标,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面建设,推动办学层次上台阶,办学质量上水平。2018年,学校通过学士学位评估,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5月,学校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签署研究生教育合作协议;同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5月,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在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学校党委坚持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精心打好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各大“攻坚战”,全校党员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写下新篇章、作出新贡献、留下新印迹。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学校全面对接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力开展“全员磨课、打造金课”活动,严格落实学校管理层听评课制度,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提升。2017年10月,学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8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单位;2020年12月,学校被评选为广东省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2021年3月,学校入围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榜;学校还入选“2020广州技术市场15强高校”榜单,是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就。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紧跟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培育学科发展新增长点。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5个,国际贸易学、物流管理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市场营销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30所优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自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师生代表获市级以上奖项1008项,获得省部级项目80项,市厅级项目93项目,校级科研立项239项;公开发表论文548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78篇,四大检索(包括C刊)213篇;出版教材114本、著作76本;获厅级及以上奖26项;获国家授权专利或著作权487项。学校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和全省同层次高校前列,七年来累计培养32473名本科生。

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学校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为广大教师工作、生活、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形成良好势头。现有专任教师1054名,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7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8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38%,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多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等,其中包括了“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民办高校先进工作者”“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等,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改革创新、补短板、强质量,取得了长足进展。

办学条件建设呈现新气象。学校坚持加强基本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校园环境和师生员工生活条件。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完善了两校区的校园建设,办学条件以及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校园总面积926714.42平方米,建筑面积674807.05平方米;设有12个实验教学中心,有本科教学实验实训室211间,单价1000元及以上教科研仪器设备15510.9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566.71元,实验实训教学用房7万多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301.19万册;建有标准田径场、大型体育馆、各类球场、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场所,有室内、外运动场所总面积109089.46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办学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绿色校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地址:广州校区: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南环路28号

三水校区: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三花路166号

电话:020-86914401 86914402 传真:020-86929192(院办) 86914402(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