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13日晚,外语学院在花都校区举办“中国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礼仪”讲座。本次讲座由外语学院联合广东省多语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商务翻译研究所共同主办,特邀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武波博士担任主讲。讲座由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邢佳平主持,百余名学生参与聆听。

武波教授以“礼仪筑基、文化为核、传播为要”为核心主线层层展开,结合深厚的学术理论框架与鲜活的跨文化实践案例,从文化内核溯源、礼仪实践拆解、传播策略构建三个维度进行体系化分享,内容既兼具学术深度与理论高度,更精准对接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需求。他特别针对青年学子强调,要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从容应对与有效沟通,核心在于穿透礼仪表象、深掘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精髓;并殷切引导大学生群体,在跨文化场景中当以“文化共情”为根本遵循,既要学会换位思考体察异质文化的价值逻辑,更要立足自身文化根基灵活调适交际方式,真正达成心领神会的深度沟通。

在问答环节,学生们围绕跨文化实践中的困惑积极提问。武波教授以丰富的外交案例为引,指出微笑与倾听是跨越文化障碍的通用礼仪,鼓励学生以“容错心态”面对文化差异,既要尊重对方习惯,又要保持文化自信。针对文化传播问题,他提出应通过恰当的语境转化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在数字平台注意规避敏感话题。

讲座尾声,邢佳平副院长总结指出,本场讲座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国际视野,为学生们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提供了系统指导。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武波博士是首届国家教委“中英友好奖学金”获得者、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察哈尔学会文化与和平委员会(国际传播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术研究领域为国学与中国文化英译,以及跨文化传播。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哲学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世界知识出版社《英语沙龙》杂志“翻译真经”专栏主持人,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翻译大赛终审专家;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大赛评委,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北区赛评委;外交部高级翻译张京的专任翻译课教师。
稿件来源:外语学院
撰稿人:陈楷铭
照片:敖翠华
初审:李德妙
复审:邢佳平
终审:刘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