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广州工商学院同心燃梦突击队开展“双百”专项行动

作者: 时间:2025-07-15 点击数:

【本网讯】在炎热但充满激情的7月,广州工商学院同心燃梦突击队赴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开展了为期10天的“双百”行动志愿服务,对芦苞镇美丽庭院村进行宣传片拍摄工作,深挖当地人文风情和非遗美食“臭屁醋”,助力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播。

光影织梦:深入探寻刘寨村“美丽庭院”

近年来,芦苞镇妇联把庭院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典型带动全镇家庭自觉参与绿美芦苞生态建设,着力打造庭院美、家风和的和美家庭,以家居“小美”助力乡村“大美”,激活乡村经济、传承文明乡风,持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随着芦苞镇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芦苞镇妇联与各村居委携手并进,全力推行“美丽庭院+”多元发展模式,通过庭院栽种绿植、设计本土特色景观,将庭院转化为生态空间与乡土文化窗口,赢得村民及游客广泛赞誉。

队员们在拍摄日程中,以地方提供的文化旅游路线为基准,围绕胥江祖庙、关帝庙、北江大堤、村美丽庭院、今日煲糖水(芦苞店)、汇点煌茶餐厅、时光小院等人文特色风景进行了摄影摄像、制作宣传视频、采访等工作。镜头串起祖庙、关帝庙、大堤与庭院,糖水茶香入画,忠义烟火与绿意同框,剪辑成片,留驻芦苞千年文脉与今日温度。

在刘寨村,队员们专访刘寨村党委书记谭晓彤与关帝庙道长,详谈美丽庭院村建设经验、后续计划及“忠义仁勇”精神润泽乡土的生动故事。拍摄完毕,剪辑组即刻筛选海量素材,精挑优美画面、精准调色、巧妙配乐,成片既展庭院之美,又显忠孝仁爱传承,化作芦苞专属光影名片,留存乡村振兴与信仰温度,让美丽庭院与千年忠义在光影里恒久闪耀。

刘寨村委书记谭晓彤表示,随着芦苞镇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镇妇联指导下,刘寨村委会全力推行“美丽庭院+”多元发展模式,通过庭院栽种绿植、设计本土特色景观,将庭院转化为生态空间与乡土文化窗口,赢得村民及游客广泛赞誉。该项目以积分机制激发村民共建共治热情,显著提升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实现家风、生态、经济、文明乡风协同发展。

关帝庙道长告诉队员们,芦苞明清水运转盛,30余座道观林立,芦苞道人麦长天更把道教带向东南亚。关帝精神即“忠义仁勇”:忠——上马金下马银,誓护蜀汉;义——华容道义释曹操;仁——不欺老弱妇孺;勇——单刀赴会护嫂救侄。庙内光绪古联“将军真大雅,即此单刀赴会,无愧三代完人”,写的就是关羽带周仓单刀过江,面对鲁肃威逼,仍以忠义破局、全身而退的传奇,令后人敬仰。正因这种精气神,关公被尊为武财神,护民安邦,浩气长存。

十天拍摄,队员们携带无人机、手持云台与各类镜头,按文旅路线踏勘各处点位。航拍北江大堤长堤、穿梭刘寨庭院捕捉绿植光影、进祖庙仰拍飞檐脊兽。共摄数十小时、上百G素材,精准调色后剪成3条宣传片,以连贯镜头呈现“美丽庭院”生态之美与千年忠义文化。酷暑、蚊虫与突发暴雨考验体力与器材,也让队员们学会依天气调整机位、用光影叙事,圆满完成影像志。

寻味“臭屁醋”:非遗醋香的传承之旅

臭屁醋,又名“长寿醋”,相传起源于广东珠三角地区,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因其端上来时闻着像一阵酸臭味而得名,又被称为“液体榴莲”,入口却酸爽甘香,兼具开胃、软化血管等食疗价值。臭屁醋以大米和水为主要材料发酵酿制而成,材料易得,制作方法简单,是广州、佛山等地群众的传统饮食之一。其制作需将炒米密封于陶罐发酵百日,佐以猪脚、梅菜等食材熬煮,工艺凝聚地方智慧。“臭屁醋”文化及其制作工艺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价值在于加强历史与情感的纽带作用、支持技艺传承与创新、增强健康与地域认同感。

队员们围绕“臭屁醋”的历史背景、传承与发展、价值与意义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走访。调研组以芦苞镇刘寨村为中心,走上街头调研,在一遍又一遍与街头居民的交谈中,小组成员对“臭屁醋”这一非遗饮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走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居民的不理解与排斥、文化发展的差异、沟通上的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让队员们意识到,保护非遗不是把老手艺锁进档案柜,而是让它“开口说话”,让更多人听得懂、用得上,把文化真正融进日常生活中。

为确保调研报告的完整性与严谨性,队员们在居民调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重点访谈环节,采访了“臭屁醋”手艺人、行业相关经营者、消费者等人群,着重了解“臭屁醋”的制作工艺、技艺传承、行业发展、产业模式、时代创新及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采访消费者的初体验、了解程度及愿意推广程度,获得了宝贵的访谈资料。

长四嫂农庄负责人、非遗文化传承人陆劲辉说,臭屁醋的传统制作工艺在于“一炒三晒”:炒米封坛,120天慢酿,第30天起每日用竹耙翻搅,酸香才得以平衡,偷懒则醋味寡淡。过去以锅巴发酵,现今选新米、控温,甜香更透,仍守手工翻醅、陶坛日晒,仅重复步骤用机械减劳。手艺传承的难点在于醋的味道比较刺鼻,往往要在发酵房讲解醋的转化和工艺。希望借“非遗”的东风,联手文旅、电商直播,设体验点等方式,让游客先尝一口,再带走一碗,把岭南酸甜传得更远。

队员分享活动感悟

张嘉纯:这次实践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鲜活的认知。“美丽庭院”是乡村治理与文化觉醒的载体,其“小而美”模式动人。胥江祖庙等文化符号被串联成基因图谱,让我体会到文化生命力之美,专业知识也得以落地。

濮阳焕然:下乡数日,泥土香里见真章。在农户屋檐下听收成故事,田埂间学农耕辛劳。这份体验,比书本更鲜活,让我学会用脚丈量土地,用心感受生活。

林晓冰:调研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从村民口中听传承故事,与消费者聊独特风味,在长四嫂农庄亲口尝那酸香。这坛“臭名远扬”的醋,藏着乡土智慧与商机,让我明白宣传需扎根文化,发展要连着民心。

广州工商学院同心燃梦突击队积极践行学校“德学”教育理念和“进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以镜头记录了芦苞镇乡村振兴、美丽庭院的建设成果,以调研的方式深入挖掘乡村人文地理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传递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份青春的力量。

稿件来源:广州工商学院同心燃梦突击队

撰稿:周承禹

图片:闻洁 邓先 方昱婷 黄润堂

初审:陈怡

复审:陈惠琼

终审:谭全 谭晓彤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南环路28号

电话:020-86929603 86914402

传真:020-86929192(院办) 86914402(招办)

学校新闻中心

招生办

学校APP



广州工商学院 2003-2021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8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