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8日-9日,企业家商学院组织30名学员及领导赴杭州阿里巴巴集团开展研学实践,以“塑造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型企业家”为核心目标,深入探索阿里在产业转型、数字化赋能及AI场景创新中的标杆实践,助力企业家构建战略思维、业务创新与平台建设能力。

在阿里巴巴滨江园区,1688平台负责人刘涛以《激活产业带动中小企业新生力》为主题,系统解析了平台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数据精准匹配及生态资源协同,打破传统交易壁垒,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学员结合自身企业痛点与刘涛深度交流,探讨如何借力1688的B2B生态,优化产品定位、拓展市场渠道。随后的文化参访中,“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陈”的阿里价值观与“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让学员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对战略落地的支撑作用。
在西溪园区,学员通过云计算观影厅、企业文化展厅及专家分享,全方位认知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内核。云计算观影厅中,王坚院士“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的结语,揭示了数据驱动对企业降本增效的深远影响。
钉钉解决方案总监李超的《AI应用与实践分享》从技术演进、场景落地到风险规避层层递进,结合智能客服、AI质检、低代码开发等案例,生动展现AI如何贯穿企业运营全流程。学员围绕“AI+行业”展开热议:酒店用纸企业鹏达纸业提出“如何通过AI优化供应链响应效率”;零售行业学员探讨“数据预测模型在库存管理中的实战应用”;制造企业代表关注“AI质检如何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品控精度”。而李超强调:“AI的本质是工具,核心在于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这一观点为企业家提供了从“技术认知”到“价值创造”的转型思路。
企业家商学院院长李华敏总结指出,本次研学通过“实地参访+高管对话+实战研讨”模式,为企业家理清三大能力提升路径:一是战略思维升级,学习阿里“数字AI战略”对业务敏捷性的支撑逻辑,构建“技术驱动增长”的顶层设计能力;二是业务创新实践,借鉴1688平台“产业互联网+生态赋能”模式,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三是平台化运营能力,依托钉钉低代码开发与云计算技术,降低数字化门槛,实现组织效率与协作模式的革新。
此外,“新零售工作坊”中,学员与阿里专家共创“数据驱动增长”方案,将方法论移植至自身行业,初步形成“平台化思维+精细化运营”的双轮驱动框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研学不仅搭建了资源对接与经验移植的桥梁,更通过阿里的创新实践,为企业家注入新业态洞察力、产品创新力、可持续竞争力这三大核心能力。鲲鹏学员表示将以此次研修为起点,将阿里的方法论转化为内生动力,在数字化浪潮中破局立新,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稿件来源:企业家商学院
撰稿:肖志豪
图片:鲲鹏班学员
初审:苏芷珊
复审:余伟波
终审:李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