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奖助贷 > 正文

外语系-国家励志奖学金典型案例(四)

【 发布日期:2020-05-27 】

张思娴,女,汉族,目前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2018级商务英语B2班学生,现任班级组织委员一职,曾任院学生会学生媒体中心干事。目前是茂名志愿者名爱服务总队的一名志愿者,也在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注册成为志愿者。通过积极践行“德学”与“五进”活动,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她很荣幸能够获得2018-2019年度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她也非常感谢国家能够给予这样的资助,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她倍感珍惜。同时她将不忘国家的恩情,不忘学校对她的培育,将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学校增添一份荣誉。

她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都位于班级甚至是专业前列,进入大学快两年的时间,她始终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不放松一丝一毫。在大刚进校时,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她同大部分新生一样茫然不知所措,无法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但是她很快就用心寻求方法去调整自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课后认真巩固复习。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了自我的学习目标,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时刻督促自己,认真计划完成每一项专业学习任务。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她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以及计算机二级office高级应用的考试。在校期间,获得校内外各类奖项11项。获2018-2019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8-2019学年度学院二等奖学金等,还被评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风”建设活动“五进”优秀学生。

张思娴同学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排行老大,在上高中以前,一家六口全靠父亲的工资养着,因为以前弟弟妹妹年纪尚幼,母亲就全职在家照顾整个家庭,直到她上高中以后,母亲才逐渐出去工作,但因父母都不是高学历之人,所以母亲也只是打打散工,也算是多了一份收入来维持家庭的开支。为了供她们几个兄弟姐妹读书,爸爸妈妈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但是她的父母从未抱怨过什么,为了能够给予她们几个兄弟姐妹更好的生活,为了能够支付得起学费,为了能够让她们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够上学,他们拼尽了全力。

但如此高昂的学费,这无疑是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千斤巨石般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让她读大学的机会,国家资助政策也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家庭的不富裕让张思娴学会了懂事、忍耐和坚持,也造就了她一颗坚强的心。她从来都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更加勤奋学习,因为她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报答父母,报效国家。俗话说:饮水思源,她始终记得是国家的资助在为她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所以她在大学中不断充实自我、实现自我,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兼职,她都做得有声有色。她最大的理想是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回报社会。她一直是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从不让父母担心,主动承担着家庭重担,为父母分忧解愁,再苦再累也常常是报喜不报忧。她是老师眼中勤劳、踏实的好学生,在校外勤工俭学,并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

作为一名班委,她与其他班干一起申请社会实践“先进班级”等称号,她所在的班级2018年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第二赛季)“千入围”项目获选、获得了广州工商学院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先进班级”、广州工商学院2019年暑假社会实践“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

张思娴同学说过:“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现在所处的年纪本应就是努力、奋斗、打拼的年纪,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但上帝也是公平的,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所有的可能,还是会让那些努力的人,从他的指尖划过,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国家的资助政策对于张思娴同学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因如此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要全方位发展,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辛勤付出,才对得起老师对她的谆谆教导,才对得起国家对她的鼓励和帮助。

张思娴同学说成功学家安东尼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所以,在这里,她想再次感谢她的老师同学这一路以来的陪伴支持与鼓励,以及再次感恩国家资助政策的资助。她一直坚信大学是丰富知识的海洋,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等着她用智慧和双手去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

上一条:外语系19级日语班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主题班会

下一条:外语系-国家励志奖学金典型案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