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奖助贷 > 正文

外语系-国家励志奖学金典型案例(二)

【 发布日期:2020-05-27 】

李晓莹,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是外语系2017级商务英语B6班的学生。作为广州工商学院的学子,她很荣幸能够受到资助,同时也非常感谢国家能够给予资助,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她更懂得珍惜,将不忘国家的恩情,不忘学校对她的培育,将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学校增添一份荣誉。

41F66

李晓莹同学家庭贫困,从小父母离异,随后一直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年迈体弱多病,老年病一直反反复复,每天需要药物控制病情,一年下来的医药费上万。再加上她昂贵的学费,这无疑是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她的外公外婆却不曾抱怨,不曾放弃。为了让她完成大学梦,她的外公外婆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拼尽全力。李晓莹深感愧疚,却无能为力,唯有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幸运的是,国家政策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让她能够继续完成学业。此后,她本人的学费、生活费,均来自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津贴以及课余时间的兼职。在2017年9月—2018年6月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在 2018年9月—2019年6月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在2019年9月-2020年6月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连续两年获得广州工商学院二等奖学金。这些奖励犹如雪中送炭,让她感受到国家的关爱与温暖。这些奖励也犹如坚强的后盾,让她不用担心艰难的生活,鼓舞她的学习斗志,给了她追梦的机会,让她有机会完成她的大学梦。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生活上的困难锻造了李晓莹活泼开朗的性格,她一直是家人和朋友眼中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从不让家人担心,主动承担着家庭重担,再苦再累也常常是报喜不报忧。她生活简朴,自立自强,与同学相处友好。在校期间,她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勤工助学部门一站式服务中心老师助理。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和活动,2017年9月至今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5个,校级奖项10个,系级奖项1个。在2018年4月,参加了花都区摇滚马拉松志愿者活动;在2018年4月,到花都区花东敬老院参加“守望阳光,情暖夕阳”的志愿活动;在2018年6月,参加广州工商学院“青马工程”活动;在2019年3月,参加了清远市连南县“中国报道,暖冬计划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

174F3

24A42

担任团支书时,她对工作一丝不苟,积极为同学和老师服务,在班里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职期间,为班级争得了2018—2019学年“学风”建设“五进”先进班级和“五四”先进班集体称号,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

19BB6

李晓莹同学自大一开始就加入学校勤工助学部门——一站式服务中心。在部门里,她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在2018年11月,与团队申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系类活动下的“青春担当,正当其时”普法进社区、进校园项目;她在工作期间表现优秀,在2019年5月被评为“勤工助学”优秀学生。除了在校内勤工助学。在课余时间,她也到校外寻找兼职。她曾在教育机构担任兼职老师,也去商场发过传单,做过宣传等;在寒暑假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曾在服装店,骏达玩具厂和金点皇食品厂打过工。这些各种各样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帮助她的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和提升能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她付出着,也收获着。

面对来势汹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她积极主动投身到村委会党支部组织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她到每家每户派发宣传单,并向村民普及病毒知识;在村口严防外地人员进村,做好劝返工作;对进出的村民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等工作,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称赞。作为预备党员,她责无旁贷,勇于担当,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1C367

梦想无法用金钱衡量,国家资助对她的影响更加无法用金钱衡量。国家的资助政策让她在风雨飘摇中找到了一把遮风避雨的伞,伴她避过泥泞,透过烟雨,寻到终点站的足迹。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家人以及老师朋友们。

上一条:外语系-国家励志奖学金典型案例(三)

下一条:外语系-国家励志奖学金典型案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