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全面落实学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部署,大学英语课程教研室于10月9日下午,在花都校区外语楼506室开展了202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本次活动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核心主题,通过政策学习、经验分享、思想交流等环节,为全体教师搭建了深化师德认知、凝聚育人共识的重要平台。
活动伊始,教研室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了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的核心文件《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深刻认识到十项准则在守护教育初心、规范从教行为、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经验分享环节,三位老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分享了宝贵的育人经验与师德感悟。赵卿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手段,搭建高效师生互动路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杨子莹老师强调“师德为本,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始终坚守依法依规执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王纯蕊老师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应践行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主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扩大知识储备。

三位新教师代表结合自入职以来的教学思考,分享了对师德内涵的理解与实践探索。肖心仪老师提出,新时代英语教师应注重“思维启发”,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思辨能力;刘瑾老师围绕“责任与榜样”展开分享,强调教师需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学习优秀教师的榜样精神,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融入日常教学每一个环节,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与饱满的育人热情感染学生;刘灿灿老师则结合自身分层教学实践,宣传了“因材施教、鼓励式教学”的积极效果,提出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潜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活动最后,大学英语课程教研室副主任苏东晓对本次主题教育月活动进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效,认为老教师的经验分享与新教师的思考交流,实现了师德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凝聚了全体教师的育人共识。同时,她呼吁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教研室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撰稿:杨路平
图片:杨路平
初审:苏东晓
复审:邢佳平
终审:刘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