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10月16日,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暨“思政第一课”在正德厅主会场隆重举行,大会采取“主会场+分会场”形式,通过视频直播系统实现图书馆415分会场同步观看。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沛富教授,学校纪委委员、学生工作部部长徐达副研究员,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黄秉森同志,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邢佳平副教授,外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亮副教授出席大会。商务英语、日语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辅导员以及全体2025级商务英语、日语专业新生参加此次活动。大会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亮主持。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激荡着在场每一位新生的爱国情怀。

学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徐达副研究员代表学校向外语学院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广州工商学院始终恪守“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他寄语新生努力践行“德学·五进”教育理念,勉励大家在大学四年中既要夯实语言与专业基础,又要善用课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体育场馆与社会实践等多元场景,在真实学习与真实问题中提升综合素养。

随后,会场播放了由外语学院优秀毕业生精心录制的祝福视频。视频中,来自教育、外交、企业、跨国机构等不同行业的校友们深情回忆大学时光,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与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他们的成长轨迹展现了外语学院育人成效的广阔图景,也传递出“身在何方,心系母校”的深厚情怀。他们深情寄语新生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基础,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术竞赛,在这些平台上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代表乔禹翔在发言中,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责任出发,表达了全体教师将以学识、严谨与耐心,全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定承诺。学生代表余舒曼分享了她对大学生活的感悟与规划,并倡议全体新生铭记“正德厚生,励志修能”的校训,尽快适应新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学校招生就业办副主任黄秉森为新生带来了“三声道喜”。一贺选择了“好老师”。黄主任充分肯定了外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院教师在引导学生“超前规划”方面所做的努力。外语学院将就业指导前移,把“简历撰写”引入课堂,帮助新生从入学起就开始构思如何描绘与规划大学履历,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二贺选择了“好专业”。他深入剖析了外语学科“专业壁垒高”的天然优势,并强调其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外语+任何一门专业都是职场王炸”的复合能力。他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积极“进社会”,“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拓宽发展路径,增强就业竞争力。三贺生在了“好时代”。他指出,当代青年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迈步“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他勉励同学们不仅要精进学业,更要“以德为行”,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沛富教授以“启航跨文化之旅,绘就外语人生”为题,为新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第一课”。课程伊始,刘院长回应了时代关切。他指出AI取代不了外语,更取代不了外语人所具备的文化洞察、情感共鸣与价值判断。随后,他巧妙运用外语学习规律,将大学成长概括为三重境界:从“听力理解”阶段的适应环境、聚焦主题,到“阅读理解”阶段的批判思考、深化理解,最终迈向“书面表达”阶段的主动书写、积极表达,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进阶。面对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刘院长以“人生语法”作喻,指出把握当下、规划未来是正确的“时态”,并强调“自信是最好的发音技巧”。他鼓励学生以奋斗为笔、自信为墨、感恩为心,认真撰写“人生计划书”,答好大学这份“高分作文题”。课程最后,刘院长深情寄语全体新生,愿大家成为跨文化朝圣路上最亮眼的“中国路标”。

本次入学教育大会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启航课。它以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唤醒责任与使命,以温暖真挚的校友情传递榜样力量,以师长们的谆谆教诲点亮前行方向。2025级新生们在此刻完成了从“新成员”到“广工商人”的身份转变,带着满满的期待与信心,开启属于自己的大学新篇章。未来,他们将在“以生为本”的沃土中扎根,在“德学五进”的实践中成长,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用行动回应时代呼唤,不负韶华,不负师长,不负这段最好的青春时光。
撰稿:尚俊辉
图片:孙畅泽
初审:汪玲
复审:高亮
终审:徐达、刘沛富、黄秉森